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随着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广东肇庆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谭庆娟结合31年执教经验,为考生和家长送上实用备考建议。她强调,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与策略的比拼,考生需以“四会”原则(会挤、会排、会省、会控)统筹全局,家长则要做好 “隐性支持者”。
考生篇:科学规划时间,从容应对挑战
针对考生在高考考场的时间管理,谭庆娟提出“四会” 时间管理法:会挤(挤出时间,充分准备)、会排(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排好答题顺序)、会省(答案力求简洁,减少废话)、会控(优先完成高性价比题目)。
谭庆娟特别提醒,语文考试应遵循“一分钟拿一分”的原则,例如信息类阅读分值是19分,可以用19分钟完成;古诗文阅读分值35分,则用35分钟完成;分值60分的作文部分必须预留60分钟以上去完成,总结来说,考生应该在开考后1.5小时内完成除作文外的所有题目,给作文预留出充足的答题时间。
对于考生的考场禁忌方面,谭庆娟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考生需牢记“三不”准则:不违规携带手机、不随意调换答题位置(答错区域需划掉重写)、不超出答题框作答(扫描范围外无效)。其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考生要注意答题卡填涂,建议“做一题涂一题”,避免最后因时间紧张漏涂或错涂。
在语文科目考试上,作文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谭庆娟建议考生在考前5分钟预读作文题,第一遍整体把握材料范围,第二遍圈画关键词,第三遍梳理分论点框架。考生如果遇到答题思路中断时,可采用“4-4-6 深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来快速恢复状态。若在写作文期间灵感枯竭,可重读材料提炼关键词,或调用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引-正-反-联-深”等结构框架应急。此外,可以活用教材素材(如屠呦呦、袁隆平、钟扬、苏格拉底等事例)和电视新闻中的热点焦点事件等,能有效化解“无米下锅”的困境。
谭庆娟认为,考生在遇到新题型时不必慌张,因新题型也不过是 “新瓶装旧酒”,考点万变不离其宗,题型变了,考点不变,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将题目拆解开来,转换成熟悉的题型,再结合文本解读考点,找准角度和方向,灵活作答即可。
家长篇:营造支持环境,传递积极能量
在高考前和高考过程中,考生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压力,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家长需要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不要成为孩子的压力源。
谭庆娟建议家长可以在生活、作息、环境和心理方面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在考试期间,家长应维持考生日常饮食作息,避免“大补”或强行调整生物钟。考试日需提前帮助考生检查准考证、文具等物品,提醒考生提前出门,预留充足时间应对突发状况。
在心理支持方面,家长需做到 “不追问成绩、不对比他人、不渲染焦虑”,多用“我们相信你”替代“一定要考好”,通过便签留言、温馨拥抱等方式传递信任。此外,家长自身应该保持淡定,保持正常生活节奏,能有效帮助缓解考生压力。
谭庆娟还建议,家长在送考时可以穿旗袍、送花等形式向孩子表达祝福,但不必过度夸张,更重要的是营造轻松氛围,如讲笑话、分享励志故事,或在考生书桌放置鼓励卡片等。对于住校的考生,家长应尊重孩子意愿,不过度送饭或频繁联系,将孩子放心交给学校。
名师寄语:以平常心,赴人生新程
谭庆娟深情寄语考生:“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出彩的新起点。愿你们在考场上厚积薄发,以笔为剑,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最后,谭庆娟强调,考生在考前三天仍需保持题感,建议每天完成半套模拟题,强化默写篇目记忆,保持做题量,同时调整作息,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