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逢山开路冲在前 遇水架桥不畏险——省市县交通铁军奋战72小时为怀集抢通“生命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场由台风“蝴蝶”裹挟南海季风催生的大暴雨,让怀集多地陷入洪水的围困当中。道路在浊浪中垮塌,山体在雨水浸泡下被撕开裂口,30处交通中断让怀集不少乡镇对外交通中断彷如“孤岛”。一场抢通“生命线”的战役,在泥泞与激流中骤然打响。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被困群众的安危。

6859ddf2e4b0fe0b763187f7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李考考 通讯员 冯洁敏

一场由台风“蝴蝶”裹挟南海季风催生的大暴雨,让怀集多地陷入洪水的围困当中。道路在浊浪中垮塌,山体在雨水浸泡下被撕开裂口,30处交通中断让怀集不少乡镇对外交通中断彷如“孤岛”。一场抢通“生命线”的战役,在泥泞与激流中骤然打响。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被困群众的安危。

三级联动织牢“安全网”

灾情就是命令!6月17日,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三级交通运输系统闻令而动,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肇庆受灾情况,第一时间发出调度指令,组织精锐抢险救灾队伍星夜驰援;省公路事务中心工作组也迅速集结,带着技术和力量直插受灾严重地区。

肇庆市委、市政府紧急调度资源,市领导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现场指挥督战。随着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警报拉响,市交通运输局五个工作组火速奔赴怀集,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怀集县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启动“白加黑”“三班倒”机制,全力克服现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气、无信号等困难。他们累了就地趴着眯一会儿,饿了就拿泡面对付一口,通宵达旦核报数据、争分夺秒抢修道路,在大雨洪流中充分展现交通人坚韧挺拔的风采。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救灾中,应急指令在暴雨洪流中迅速传递,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系统紧密协作,织就了一张守护群众的“安全网”。

铁军集结向险而行

为保障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设备“三到位”,市交通运输局全力协调辖区重点交通建设企业及省驻肇应急抢险队伍,联动增援。随着调度指令下达,中铁广州局三公司抢险队迅速响应,轰鸣的引擎声穿透雨幕,直奔灾情一线。与此同时,保利长大、中铁十二局、中铁二十二局三支“王牌军”闻令而动,精锐尽出。26台挖掘机挥舞巨臂,16台铲车稳若磐石,46台转运车严阵以待,168名抢险队员目光坚毅。重型机械碾过泥泞残破的路基,向怀集县多个受灾乡镇发起冲锋。泥浆与雨水交织中,钢铁洪流奔涌向前。

“我们在肇庆工作,肇庆就是我们的家园!”一句朴素的话语,化作铿锵的请战誓言。肇明高速公司、广昆高速扩建管理处等在肇大型施工单位纷纷主动请缨;中交中南工程局30名员工调集3台洒水车星夜驰援,顾不上休整,立刻在怀集县城投入清淤工作,高压水枪冲刷着淤泥,也冲刷着灾后的创伤;中铁七局等单位20余人携带装载车、发电机及2000只编织袋等物资,火速支援清淤工作……在泥水与汗水交织中,他们的工装湿透,却仍斗志不减。每一次铲泥,每一次搬运碎石,每一次精准操作机械,皆为群众重建家园铺就希望之路。

昼夜奋战打通“生命通道”

在三级交通运输部门的高效协同、无缝衔接下,无数个“第一时间”汇聚成打通“生命通道”的磅礴力量。

截至6月19日17时,一组浸透汗水与信念的数字诞生:投入抢险人员超过320人;大型机械疏通了194.1公里的道路;106处塌方点被彻底清理;搬移土石方23.95万立方米;成功抢通26处被洪水无情撕裂的“断点”。

胜利的曙光初现,但战斗远未结束——栏马段、中洲至白良等最后四处“断点”仍待打通。暴雨间歇的深夜里,这些“断点”被无数车灯和探照灯照亮,机械轰鸣昼夜不息。

在此期间,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赶往救灾一线,现场研究制定疏通方案,并连夜调拨20余名精锐力量、7台铲(挖)车,指挥开挖清理塌方2万多立方米!

“通了!通了!”6月20日23时,中洲镇蓝坑村群山环抱的山谷里爆发出欢呼声。经过九个小时的鏖战,该村最后一个村小组的路桥成功打通。手电筒的光柱刺破夜空,照亮了彼此疲惫却狂喜的脸庞。至此,本次怀集县受洪水损坏的主要道路全部恢复通行。72小时内,“生命通道”终于全线贯通!

延续使命筑牢安全之基

道路抢通,标志着这场抗洪救灾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交通人的使命仍在继续,他们前行的脚步也未能停歇。当浑浊的洪水逐渐退去,省、市派遣的多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便与怀集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携手,迅速组建灾损核查组。他们宛如手持精密仪器的“道路医生”,对每一处受损路基、每一面松动的边坡、每一座经历了洪水冲刷的桥梁开展地毯式、无死角的“诊断”。

他们俯下身子,仔细查看裂缝的走向,精准丈量边坡的位移,详细记录桥梁墩台被冲刷的痕迹。他们深知,在这关键时刻,每一次俯身细查,每一份严谨的数据记录,都是为群众重建家园筑牢根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铸就坚固的“生命防线”。

当怀集处于最泥泞、最危急之时,交通人以忠诚为笔,以专业为墨,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血肉之躯,在洪水的围困中,硬是开辟出一条条突围的“生命通道”。当第一辆满载着归家心切乘客的班车,小心翼翼地驶过刚刚抢通、仍略显泥泞的路面时,车轮下重新坚实起来的路基,正默默记载着那场在风雨中惊心却温暖的紧急驰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