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麒麟有李 振兴可期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玲珑紫玉挂满枝,又至麒麟李熟时。作为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里,封开县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北回归线优良自然环境滋养下孕育出麒麟李、杏花鸡等众多名优特产。

微信截图_20250624095323

记者 王永强

玲珑紫玉挂满枝,又至麒麟李熟时。作为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里,封开县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北回归线优良自然环境滋养下孕育出麒麟李、杏花鸡等众多名优特产。

麒麟李是广东省名优水果,坐拥“国家绿色食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双重认证,素有“果中珍品、李中之皇”之称。

在第三届封开县麒麟李采摘活动展销区,不少游客前来品尝选购麒麟李。

在第三届封开县麒麟李采摘活动展销区,不少游客前来品尝选购麒麟李。

规模扩大  打响品牌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6月21日上午,渔涝镇麒麟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李子树,楚飞果园负责人黎楚飞十分欣喜。2024年,黎楚飞的50亩果园产量1.5万斤,今年预估在2万斤左右,价格方面也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黎楚飞从22岁起就在麒麟山上开辟果场种植麒麟李,至今已有28年。他亲身见证了渔涝镇麒麟李种植从10户人家200多亩,发展到家家户户都参与。

麒麟李源自三华李,最早于1973年由原渔涝公社渔涝大队从韶关市翁源县引种,于1975年进行自繁自种,起初仅种植20多亩。2000年后,“麒麟李”商标注册成功,麒麟李产业跨入大发展阶段,仅麒麟山的种植面积就有3800多亩。

近年来,封开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和市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有关要求,将“一鸡一猪三棵树”作为重点农业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经济与镇域经济协同发展。

目前,封开全县麒麟李种植面积达1.17万亩,畅销粤港澳大湾区,2025年预计总产量1.94万吨,产值达2亿元。麒麟李作为封开“一猪一鸡三棵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中重要的“一棵树”,实现了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长足进步,年产值连续多年超亿元。

以“李”为媒  以节会友

“早些年麒麟李收获后,要骑着摩托车到附近其他镇圩的农贸市场摆摊售卖,价格低、费人力。”黎楚飞说起麒麟李销售环节的变化,现在县镇两级政府早早就谋划部署,直播网红和各个平台直接进驻果园,麒麟李根本不愁卖。

为了进一步扩大麒麟李的销路,拓宽销售渠道,6月21日上午,封开县在渔涝镇举办“麒麟有李,振兴可期”2025年第三届封开县麒麟李采摘活动,充分展示封开特色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产销对接和资源汇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在麒麟山上的各个果园看到,不少网红主播已进驻果园,通过直播方式宣传和销售麒麟李。封开县供销系统也在果园里设置电商直播室同步开播,以官方直播的方式将封开麒麟李推向全国各地。

“吃封开麒麟李享美味人生。封开麒麟李,新鲜采摘,新鲜到货,你值得拥有。”封开“三农”主播“尔东辰”陈镇亮今年虽然是第一次直播带货麒麟李,但他对销量预期很高,深信麒麟李一定能够获得粉丝的认可。

封开县供销社相关人员说:“上午开始直播带货,一个多小时就卖出了100多箱。”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朋友,来封开多走走、多看看,登麒麟山感受生态之美,品麒麟李体验丰收之乐,游状元故里领略封开人文之风采,亲身感受我们推动‘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惠民发展成果。”封开县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渔涝镇麒麟李产业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从枝头到舌尖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

溯源二维码的启用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以直观了解到麒麟李的种植环境、生长过程、质量检测等全方位信息,真正实现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黄迎介绍:“有了这套系统,消费者就能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随时了解麒麟李的产地地址、生产单位、种植面积、商家介绍、检测报告等信息。”

《麒麟李果品标准》发布是这次采摘活动的又一亮点。驻渔涝镇科技特派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黄建昌向与会果农和采购商解读了麒麟李果品的评判标准和规范要求,助力麒麟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有了这两项成果加持,麒麟李产业有望快速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知名度。”封开县相关人员说。

当天,主办方还评选出麒麟李种植十个美丽果园,发布麒麟李饮料产品,为麒麟李产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近年来,渔涝镇依托麒麟山独特的四季风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元素,不断探索“农业产业+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全力打造春赏花、夏品果、秋眺云海和冬观冰景的麒麟李现代化产业基地,稳步有序推进文旅事业和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时间节点,封开县推进“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用大流量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真正使“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封开县特色产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画卷一定会越来越美,封开人民的日子一定会像麒麟李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