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横山镇解锁南美白对虾养殖密码 海水虾淡水养成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严炯明 特约记者 冯铁成

当你剥开一只鲜嫩爽口的南美白对虾时,可曾想过,这份餐桌上的“海鲜明星”来自内陆地区?南美白对虾是海洋牧场产出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如今,这一海水虾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游进广宁县横山镇罗锅村,实现内陆地区“耕海牧渔”。日前,记者来到横山镇罗锅村,一探当地让海水虾“游”进竹乡的奥秘。

大图:李权洲正在查看池塘里的南美白对虾。

小图:南美白对虾。 两图均由通讯员提供

“海洋牧场”落户山区

6月16日,广宁县横山镇普降大雨。南美白对虾养殖场负责人李权洲正在场内忙碌。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又称白对虾、明虾等,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这一种虾原生于热带海域,对水质、盐度要求高。2022年,李权洲从家乡横山镇罗锅村来到阳江市开启养殖南美白对虾之路。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要求极高,稍有变化会造成虾染病,甚至死亡。“我一开始不懂,碰了不少壁,在周边行家指导下才慢慢掌握养殖技术。”李权洲说。

然而,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群体日渐增多,以及养殖技术带来产量增加等多种原因冲击了市场价格。外加养殖场临近到期,这不禁让李权洲萌生将养殖场转移到离销售市场更近的地方。

在综合考虑下,李权洲选择回到广宁县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其间,他走访南街、排沙、宾亨等镇街,发现要么阳光不够,要么山塘不适合养殖。

经过筛选,他最终相中罗锅村委下辖乌石村的100亩撂荒地。去年9月,在当地政府以及村委协调下,三个月内便完成土地手续。经过平整土地、晒塘、配套设施建设,李权洲赶在今年4月前投放第一批虾苗。

创新技术助力海鲜陆养

记者采访当天,现场雨势不减,李权洲不禁担心虾场情况。他驱车赶回去,冒着大雨查看虾塘水位变化。“一旦水位上升20厘米,池塘水盐度会低于千分之三,就要往水里投放模拟海水配方。”他说,这一操作关系到虾群生死。

据悉,广宁的水质是最大优势。相较于沿海养殖区,广宁淡水盐度低,能有效抑制弧菌等病原体繁殖,大幅降低虾类传染病风险。为让海水虾适应淡水环境,李权洲先到湛江的种苗场,让其按照要求对种苗虾进行淡化处理。

种苗得到保障,接下来便要攻克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李权洲遍访阳江当地养殖户,了解到四川、江西等内陆地区均有人养殖南美白对虾。在其牵线搭桥,他了解到如何调配模拟海水配方,即在淡水中有序添加粗盐及钙、镁、钾、钠等微量元素。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权洲去年6月委托当地朋友在罗锅村利用一亩鱼塘投放七万苗,进行小规模养殖试验,最终收获七百多斤对虾。“试验十分成功,其产出也符合我的预期。”他说。

李权洲还在日常管理、饲料投喂等方面加强管理,通过优化养殖水体环境、提高虾自身免疫力、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等措施,做好养殖病害防控。

临近市场销售更具优势

这种得天独厚的水环境,让养殖出的南美白对虾通体晶莹、虾线清晰,煮熟后虾壳呈半透明状,肉质紧实无腥味,即便不加调料也能尝出鲜甜本味。

李权洲落户横山镇正是瞄准广宁县县城消费市场。他走访县城酒楼、商场,以及佛山环球水产交易市场等,估算出县城每天南美白对虾消耗量约1500斤,而收购价为每斤22元到23元。“虾场的虾只需15分钟便可运送到县城饭店与商超,不仅价格上有优势,而且虾的损耗低。”他说。

今年4月初投放的首批虾苗已进入育肥期,预计7月底至8月初上市。据了解,李权洲的养殖场成虾规格稳定在每斤25条,单茬亩产达400斤,年产量约12万斤,以每斤20至25元批发价计算,单茬产值超80万元,全年三茬总产值预计突破240万元。

这一模式不仅盘活了撂荒地,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从虾苗投放、饲料投喂到成虾捕捞,养殖场常年雇佣3名工人,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尽管当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集中在5至11月,但李权洲已将目光投向冬季市场。广宁冬季气温适宜,若搭建保温棚,可实现反季节养殖,填补春节前后鲜虾供应缺口。他透露,若首年效益达标,将扩建温控设施,或鱼虾混养,力争让广宁南美白对虾“游”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同时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