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大棚种出甜蜜“数字瓜”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初春二月,正在外地务工的广宁县洲仔镇务水村村民韦桂滨接到村委会的邀约电话,请他返乡种西瓜。村干部对他说,与此前露天种植不同,这次是利用大棚种植西瓜。这一新颖模式,使得这位曾经的瓜农来了兴趣。种植数月后,迎来了丰收季,大棚西瓜的产量比露天种植整整超出3倍。韦桂滨不禁啧啧称赞,“好大棚果然‘慧’种瓜!”

记者 夏紫怡 特约记者 冯铁成

初春二月,正在外地务工的广宁县洲仔镇务水村村民韦桂滨接到村委会的邀约电话,请他返乡种西瓜。村干部对他说,与此前露天种植不同,这次是利用大棚种植西瓜。这一新颖模式,使得这位曾经的瓜农来了兴趣。种植数月后,迎来了丰收季,大棚西瓜的产量比露天种植整整超出3倍。韦桂滨不禁啧啧称赞,“好大棚果然‘慧’种瓜!”

智慧大棚种植出来的西瓜,产量高品质好。 照片均由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智慧大棚种植出来的西瓜,产量高品质好。 记者 夏紫怡 摄

今年年初,广宁县洲仔镇联合驻洲仔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探索建立了智慧农业——务水村美都西瓜种植基地。同时依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平台引进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智慧农业系统开发团队,在务水村美都西瓜种植基地完成了微型智慧农业系统的全链路部署。

6月10日,酷暑难耐。记者走进该基地见到,绿油油的瓜藤蔓延生长,一个个浑圆的西瓜藏在密密匝匝的绿叶间。瓜农们手脚麻利地采摘、过秤、装车,额头上的汗珠也顾不上擦。

“这是我们采摘的第四批西瓜,第五批采摘也准备提上日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驻务水村第一书记洪升扒开藤蔓挑瓜,接着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打开了务水村智慧大棚实时监控系统。“西瓜大棚智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及光照等,依据数据反馈调控大棚开关与滴灌。”

这种通过物联网、多模态传感器与智能执行终端的协同控制,构建起从土壤到果实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务水西瓜从露天粗放种植向精细化、产量化种植管理转变。

“西瓜不同成长时期氮磷钾需求的比例是不同的,比如西瓜的幼苗期,最需要的是氮肥,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3.8:1:2.8,一旦实时监测数据偏低,智慧大棚内的设备就会立刻进行反馈,滴灌系统反应对接后及时追肥。而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又是另一种处理方法。”洪升介绍,开花最需要的是磷肥,以此促进雌花盛放,所以彼时为了避免瓜藤植株出现营养生长,影响产量,就需要避免氮肥过多。“为了更好地开花结果,滴灌智慧系统便会着重留意磷的含量,适时自动施肥。”

对于智慧大棚种西瓜的科技感,韦桂滨深有体会,“前些日子天气晴热,棚内气温一下子往上蹿,嘟——嘟——嘟的预警信号随即发送到手机上,此时,棚内的卷帘已自动升起,实现通风降温。这在以往的“靠天吃饭”的露天粗放型种植中是难以实现的。”

如今,参与务水村西瓜大棚种植的农户,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作物生长指数,同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西瓜种植过程中所需的肥料、水分、温度等。据测算,智慧系统可使成本综合节省20%左右,西瓜的甜度也将提升10%左右。

产能提升的背后,除了智慧系统“数据流”的精准传输外,埋藏在瓜蔓间的滴灌支管则又是其中的“神来之笔”。

在棚内,记者顺着洪升的指引留意到,与传统种植不同,同一横向之间,分别在植株10公分和1米处铺设了滴灌。其中10公分的滴灌负责幼苗时期施肥,随着植株生长壮大,西瓜苗根系横向延伸,1米外的滴灌则刚好覆盖了生长关键期的瓜苗肥料的需求,以此达到营养的精准输送。

巧妙的滴灌设计和智慧化调控的双重驱动下,瓜田的对比更凸显在种植密度和产量变化中。以智慧大棚每亩种植900株来计算,每株只留1果,亩产可达8000——10000斤,而露天传统种植的每亩仅可种植300株,每株留果2—3个,亩产则为3000—5000斤,对比之下,智慧大棚产量直接增幅120%。

夕阳映照下,务水村的智慧大棚泛着金属光泽,传感器指示灯如繁星般明灭。当清甜的瓜香遇见跃动的数据流,这片“数字瓜田”正孕育着农业现代化的甜蜜未来,为“务水西瓜”打响市场奠定科技基础。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