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蝉鸣声,一样的酷暑天,迎来了又一年的高考。6月9日傍晚,2025年高考在炎热的盛夏中画上句点。肇庆3万余名学子完成一场人生大考,翻开崭新的青春篇章。
考场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怀抱鲜花的家长翘首以待,迎接凯旋的孩子。这一刻,是对昨天拼搏的告别,是对今天胜利的庆祝,更是对明天无限的憧憬与展望。
昨日:时光里的高考记忆
9日傍晚,肇庆一中(高中部)高考结束铃声敲响,市民陈女士挽着年过七旬的母亲和刚刚完成高考的儿子,三代人相视而笑,在夕阳映照下十分温馨。
谈起高考记忆,母亲一句“当年让她自己买肠粉吃早餐、早点去考场,我还要上班”,引得陈女士感慨万千——与如今的紧张氛围对比,当年的轻松可谓难得。这几天,陈女士特意请假,在考场外陪伴着孩子。哪怕高考落幕,她还是谨记班主任“不能立刻完全放松”的叮嘱,准备继续监督孩子。
在端州中学门口,市民刘先生和妻子手捧着花束,等待即将结束高考的儿子。“孩子压力大是肯定的,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睡。我们家长尽力做好后勤保障,每天督促他按时作息,适当放松,缓解压力。”刘先生告诉记者,参加高考的是大儿子,“女儿正在上初中,希望哥哥给她树立榜样。”
“终于考完了!”高考结束铃声敲响后,肇院实验学校考生陆浩燕脚步轻快地走出考场。考场外,早早守候着的好朋友立即冲上前,给了她一个结实的拥抱。短短数秒的拥抱,却让二人都红了眼睛。
“埋头苦读了十三年,真是太不容易了,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陆浩燕红着眼眶笑着告诉记者,一年前参加高考时,感觉自己还很懵懂,对这场人生大考感受并不深刻,成绩也不如人意。复读后,她无比珍惜这次“重新再来”的机会,每一个日夜都咬紧牙关、埋头学习,希望能够用更多的付出赢得更丰硕的成果。她激动地说:“过去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珍惜与坚持,相信这份收获在未来会一直影响着我,鼓励和鞭策我在大学里依旧保持努力、继续奋斗。”
今天:“00后”的松弛与温情
昨日中午,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起,肇庆一中的叶同学第一个冲出考场大门,成为当天首批“结束战斗”的考生。谈到考试结束后最想做的事,他脱口而出“打游戏”,脸上洋溢着自信与轻松。
在肇庆中学考点外,属于“00后”的松弛感同样四处弥漫。“恭喜你,可以谈恋爱啦”“随随便便985,轻轻松松211”等充满创意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肇庆中学考生钟子谦告诉记者,去年此刻,师兄师姐正是被这样的祝福横幅逗得哈哈大笑,今年自己变成横幅中的主角,感觉很特别。“我们的祝福不喊口号,要像Wi-Fi一样,既能连接过去,又能覆盖未来,届届传承。”钟子谦对记者说。
鼓励孩子谈恋爱的王女士说,希望孩子们能够放松心情,大胆地拥抱青春时光,享受属于他们的美好年华。然而,面对这样的“祝福”,她的孩子却有不同的想法:“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终结,大学的课程、四六级考试等新的挑战正等待着我去攻克。”
温情永远是高考考场外不可或缺的元素。傍晚,一名考生走出端州中学校门,马上拥抱了等候已久的妈妈,母女俩眼眶都闪烁起泪花。“女儿辛苦了,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我们回去好好庆祝一下。”“哥哥,哥哥,这是给你的花,祝你金榜题名。”阳光下,一声声安慰和祝福渐次响起,一个个拥抱链接起赶考人和守候者。
明天:憧憬与期许交织
肇庆市第六中学学生梁同学刚走出考场,便接到了妈妈送上的鲜花,母女二人手捧鲜花在考场外留下合影。“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女儿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她的努力和勤奋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为她感到骄傲。”梁同学的妈妈笑着表示,如今考试已经结束了,希望孩子不要急着计划未来,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去旅游、去发展兴趣爱好,养精蓄锐再迎接新的挑战。
梁同学对即将到来的长假和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她告诉记者,自己计划到北京深度游玩一趟,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爬上巍峨的长城做一次“好汉”,在故宫博物院回溯历史,还要品尝地道的北京美食。“以前忙于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看祖国的好风光,我要利用长假好好体验、拓宽眼界,为大学生活积蓄能量。”
谈及未来,前来接女儿的吕先生言语间充满对广东教育的信心。他表示,广东高校数量多、质量好,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就业政策日益完善,选择多,前景好,他由衷希望女儿未来扎根广东发展。
广东肇庆中学高三年级副级长董军权也为考生送上未来小提示:要提前学习如何填报志愿,了解高考招生政策,也可以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利用假期充电,储备开启大学生活的“能量包”。“愿同学们前程似锦,梦想在远方闪闪发光。”董军权说。
记者 张苑卉 苏燕君 林琳 李考考
统筹/记者 张苑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