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日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典型案例,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碳市场交易秩序维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环境资源保护前沿问题,为类案纠纷的处理提供参考。其中,封开法院“欧某滥伐林木案”入选。
该案中,欧某雇佣工人超许可证范围砍伐林木,经鉴定,滥伐林木合计面积达186.51亩,采伐蓄积392.9立方米,出材量255.3立方米。案发后,欧某已通过原地补植复绿的方式,对受损森林资源进行生态修复。
诉讼中,欧某向法院出具自愿认购碳汇承诺书,提出以认购滥伐林木造成碳汇损失量的三倍,赔偿因其犯罪行为造成的林业碳汇损失。经测算,林业碳汇损失量为422.67吨。参照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收盘价,碳汇损失量三倍赔偿金为11.39万元。庭审前,欧某已足额将赔偿金缴付至林业部门指定的生态修复专门账户。
本案中,法院运用与林业部门建立的“生态司法+林业碳汇”机制,在被告人欧某提出认购碳汇损失量三倍赔偿金后,由林业部门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测算森林碳汇损失量,并参照市场价格折算碳汇损失赔偿金。
该机制构建起科学、高效、可量化的森林碳汇损失流程和计量方法,全面补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善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推动构建“法院裁判—林业评估—生态修复”联动体系,形成“刑事惩治+生态修复+碳汇补偿”的全链条治理模式,为解决受损林木修复难题作出有益探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