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先研发后付费”+“三方技术合同”——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林琳

形如一尊“玉如意”的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蓝图上,肇庆学院、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三方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协议近日签署。这看似寻常的一步,却标志着肇庆学院探索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迈入新阶段,更是肇庆市高瞻远瞩打造科教创新走廊的生动注脚。

破局:破解转化困境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并不顺畅: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错位,校企互信不足,企业害怕研发风险而踌躇不前,技术中介在促成合作后权益难获保障……这些问题如同无形的壁垒,阻碍着创新活水顺畅流向产业沃土。

肇庆学院作为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的龙头高校,主动破题,创新打造“先研发后付费”与“校企园三方技术合同”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铺设了一条高速通道。

“先研发后付费”模式,由肇庆学院承担前期技术路线验证与开发风险,当技术可行性得到确认,企业再决定是否投入资金继续推进。这一模式极大降低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试错门槛。广东创智公司负责人坦言:“高校为我们先行评估风险,解决了后顾之忧,投入研发的底气更足了。”

“校企园三方技术合同”模式首次将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明确定位为“技术中介方”(丙方),纳入合同主体,赋予其法定权益和收益保障。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负责人深有感触:“这一角色确认,让我们能更积极地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和‘粘合剂’。”

筑基:构建全链条生态

模式创新是引擎,坚实的机构与灵活的机制则是基石。

肇庆学院将国家大学科技园定位为全校技术成果转化的核心枢纽,链接高校智慧与地方产业脉搏。园区内,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肇庆分中心等平台林立,版权服务、科技金融工作站等专业服务环伺,一个覆盖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到中试熟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已然成形。

机制活,则满盘活。

肇庆学院制定《科研成果与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盘活职务科技成果,明晰产权管理。更关键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可选条件,与科研项目、论文等量齐观,同时将转化收益的绝大部分(最高可达98%)分配给研发团队。这些举措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转化热情。

近三年,肇庆学院签订校政企合作协议700余份,2024年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同比增长156.2%。

突围:催生丰硕成果

模式创新与机制改革的沃土,催生出一批批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果实——

在先进制造的竞技场,陈庆华教授团队联合高登铝业研发的“绿色智能环保超感木纹铝合金型材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应用于故宫博物院、广州塔等国内外3000多个重大工程,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耐磨性等指标甚至超越国外。近三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远销全球百余国,擦亮“中国制造”名片。

在绿色创新的前沿,郝向英教授团队发明原位交联技术,开发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高效清洁制备工艺,达成污染物零排放;聚焦在聚氯乙烯(PVC)和涂料等重点高污染行业应用的共性技术突破,开发了高性能PVC环保热稳定剂技术和系列环保功能涂料,系列技术在多家企业转化应用,经济效益逾14.5亿元,助力PVC和涂料行业绿色转型发展。

在数字化的新空间,计算机学院团队为中交四航局研发的“智慧型真空泵系统”节能30%;与广东爱晟电子合作突破高性能NTC热敏芯片技术瓶颈,实现国产替代并带动销售超亿元……

这些闪耀的成果,串联在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这块“玉如意”上,一头挑起高校的创新策源力,一头挑起产业的升级发展力。

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遵循“强龙头、建基地、上档次、连空间、聚资源”的思路,正成为肇庆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创新生态的关键枢纽。

当更多如肇庆学院般的创新主体找到精准发力点,当更多超感木纹铝材等横空出世,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所承载的,将是肇庆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坚实跳板,更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大棋局中日益重要的西翼支撑。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