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傅雨西
“不负你和孔法官的信任,我终于把全部的欠款还上了,无债一身轻!”日前,怀集法院出现了和谐的一幕,在执行法官的见证下,被执行人郭刚(化名)将筹集到的20.9万元交付给申请人李柱(化名),两人神情间都难掩激动。
在认真核对清点现金数额后,李柱当即提交书面结案申请,并将一面写有“公正执法扬正气 恪尽职守解民忧”的锦旗送到执行员周鹏光手中。
这起民间借贷纠纷顺利执行完毕,得益于怀集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执行+网格”协同联动,促成双方达成一次性支付的执行和解,既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为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创造空间。
屡次爽约:
借钱不还引纠纷
事情还要从2023年说起,郭刚因生意周转需要向李柱借款25万元,但郭刚迟迟未能按期还款,李柱多次催要均未果,遂至怀集法院提起诉讼。
2024年9月,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李柱同意郭刚返还21.5万元以了结两人间的纠纷。郭刚保证将在当月归还第一笔约1.23万元欠款,后按每月归还1.8万元分十一期还清所有欠款。
但协议生效后,郭刚再次爽约,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李柱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孔坚伦和执行员周鹏光多次联系郭刚,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郭刚却始终置若罔闻,以“外出务工、回去不便”“难以凑齐21万元欠款”为由百般推诿,案件执行一时难以推进下去。
多元联动:
“执行+网格”解难题
面对被执行人的“打太极”和“摆烂”逃避,孔坚伦凭借多年的一线执行经验总结出一套“见招拆招”妙招。
基层网格员有着“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孔坚伦迅速启动执行联动工作机制,联动被执行人所住地的基层网格员,深入摸排了解被执行人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以及履行能力。
同时,采取网络查控和现场查控的方式,对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展开深入调查,发现了郭刚名下有一处位于县城的不动产。
得知这一情况后,孔坚伦第一时间依法查封了案涉不动产,并和执行员、基层网格员一同前往不动产所在地进行现场调查。
令人疑惑的是,在该不动产上经营店铺的老板并不认识郭刚,他提供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一栏赫然写着“郭天”(化名)二字。那么,郭天又是谁呢?难道找错了?
经过与店铺老板的进一步交流以及网格员协助核实,最终确定郭天是郭刚的父亲,且老人长期在怀集居住生活。
执行员通过店铺老板联系上郭天,并告知郭刚没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法院拟对案涉不动产进行评估拍卖,让其转告郭刚拒不执行的后果,若仍逃避执行将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执行和解:
近21万元欠款当场还清
在得知自己名下不动产可能会被拍卖后,郭刚主动联系孔坚伦表达还款意愿。孔坚伦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双方对还款方案进行协商,但因双方分歧较大,第一次协商未达成和解。
孔坚伦没有放弃。在详细了解郭刚还款意愿和计划后,他一边与郭刚及其父亲保持动态沟通,督促其尽快筹集资金还款,另一边向李柱详细说明了执行进展、案涉不动产带租拍卖等情况,阐明拍卖程序耗时较长且有流拍、折价率高等风险,劝说其给予郭刚一定宽限期。
2025年2月,孔坚伦组织双方进行第二次协商。郭刚向大家展示手机银行账户余额界面,“你们看,我已经想办法凑到17万元了。还差几万元,再给我点时间吧。”
看到郭刚不同于以往的诚恳态度,李柱也同意“各退一步”,双方约定十日为期,十日后签订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
这一次,郭刚没有食言,如约出现在怀集法院办案大厅,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下一步,怀集法院将立足辖区实际,持续深化“网格+执行”多元联动解纷机制,联合基层治理多方力量,扩大执行工作半径,释放“1+1>2”的倍增效应,在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同时,坚决打击抗拒执行行为,让司法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