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民生事专业事事事上心 现在时将来时时时放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李考考

从“小网格”感知民生温度到“调解室”护航特色产业,再到“大平台”统筹城市平安,四会市以务实创新的基层治理实践,书写“矛盾在基层化解、平安在源头筑牢”的新篇章。

一个网格员链接百千民生事

“翟姐,隔壁噪声吵得睡不好!”“翟姐,垃圾堆太臭了,帮忙清掉吧!”在东城街道马田社区,综治网格员翟崇侦的日常,就是穿梭在街巷楼宇间,倾听居民的家长里短,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这个没有物业的老小区,外来人口众多,各种邻里纠纷、生活难题总免不了。

老旧步梯楼加装电梯占地怎么协调?外墙脱落危及行人,居民不愿分摊维修费怎么办?邻里之间有矛盾纠纷怎么化解?

面对层出不穷的“社区考题”或突发状况,翟崇侦和同事们就得挨家挨户上门,耐心解释、沟通协商。“急事必须马上处理,饭都顾不上吃;涉及人多的事,就得提前规划,每天拜访几户,争取所有人的理解,不留后患。”当了两年多网格员,翟崇侦最深的感受就是“忙”,几乎是“24小时待机”。

两年多的努力颇有成效。如今,马田社区3名网格员能“就地消化”90%以上的矛盾纠纷;实在解决不了的,上报街道协调或转交职能部门处理。

“我们做的都是些琐碎小事,谈不上亮点,但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看到居民的笑脸多了,社区的矛盾少了,就觉得特别有意义。老百姓的幸福,不就是把身边的小矛盾化解了,关心的小事一件件办妥了吗?”翟崇侦说。

一个调解室护航玉器大产业

作为四会市的特色产业,玉器的交易场所在东城街道高度集聚,吸引着全国客商。玉器交易频繁的同时,纠纷也在所难免。价值难估量、交易方式不规范,曾让这类纠纷处理颇为棘手。

“怎么破解这个难题?我们的办法是‘专业+法治’双管齐下。”东城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黄舒愉介绍,街道主动对接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简称“宝协”),在宝协原有调解室的基础上升级,邀请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进驻,打造一个融合“行业专家+法律规范”的玉器纠纷调解室。

走进调解室,一面写着“廉明高效 公平公正”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是来自一位天津市民的感谢。“这样的锦旗我们收到不少,全国各地都有。”宝协相关负责人苏洁说。

宝协早在2016年就设立了纠纷化解室。随着基层治理不断深化,政法力量的加入让调解室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从揭牌到今年2月24日,调解室已提供咨询1218次,参与调解609宗,成功化解437宗,涉及标的额349万元。

“有了规范的纠纷登记流程、权威的法律解释,再加上我们专业的鉴定能力。”苏洁说,“解决纠纷更快、更让人信服了。”

这个小小的调解室,正为四会玉器交易的规范化、诚信化注入强大动能,护航着“石头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个大平台守护平安四会城

如果说网格员是敏锐的“神经末梢”,玉器调解室是产业的“专业哨所”,那么四会市综治中心就是高效运转的“城市大脑”和“治理中枢”。

走进四会市焕然一新的综治中心大厅,公检法司等多个部门集中进驻,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

其中最核心的引擎,当属打通部门壁垒、实现全流程监管的“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在这里,每一件矛盾纠纷都清晰可见、动态跟踪:从“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到“案结事了”“事件办结”,流程明确,责任清晰。

技术赋能之外,人的协同更是关键。记者采访时偶遇一场“司法碰头会”:一家玉器店价值超百万的货品被员工私自出售并侵占货款。

“群众利益受损,我们责无旁贷。”经过四会市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四会市检察院提前介入了解情况,公检法一致认为此案性质属于自诉范畴。

四会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我们已经在综治中心协调好,为受害人整理好证据,法院也约好受理时间,当事人只需填个表格就能提起诉讼。”

这正是综治中心“一站式”调处的价值所在——让职能部门多跑腿、多沟通,让市民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自实体化运作6个多月以来,四会市综治中心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50宗。

四会市综治中心还采用“常驻+随叫随驻”模式,邀请住建、人社等高频需求部门常驻,其他职能部门随时响应。每周三,还有专业律师“坐诊”窗口,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治途径解决问题。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