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王绮彤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发力点,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对实现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肇庆市紧扣“两社三中心”建设部署要求,在全市50个试点小区实施“‘肇’亮邻里+”项目,探索出具有肇庆特色的善治模式,推动社区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羚山社区中源名苑
智慧化建设让业主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去年8月,端州区黄岗街道羚山社区成立,辖区有11个住宅小区,户籍居民超2万人,呈现出住宅区多、住户多、居民意见收集难等特点。实现社区治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精细型、智慧型转型,首要便是发挥数字技术优势。
去年10月底,社区内中源名苑小区依托粤居码数字门牌,率先使用电子投票方式召开业主大会。每户居民登录平台进行身份验证后,便可参与小区投票决策。业委会选举、业主大会召开、物业公司选聘、维修资金使用等,都可通过平台进行线上投票。
“传统投票流程起码一个月,借助数字技术如今缩短至一周,且节约成本。”羚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勇说,新模式的公开透明提升了居民满意度。另外,数字门牌平台上的便民服务、事件上报、车位出租等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智慧社区服务,培养社区居民使用社区运营平台的习惯。
羚山社区基层治理另一法宝是党建引领。社区推动中源名苑小区组建小区党支部,搭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四方平台,同时依托党员带动小区居民参与到日常治理。
同时,羚山社区依托“‘肇’亮邻里+”项目,打造了“汇民声”小区议事品牌。通过每个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议事会,听取、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相关问题可以解决的,由物业公司现场解决,否则由所在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张勇说:“我们会在下一个月对此前问题进行复盘,没有得到解决的,会督促物业公司尽快处理。”
智慧化社区通过开展社区运营为居民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张勇介绍,该社区已经联系市中医院、非遗工作室等社区合伙人,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同时,计划寒暑假开展扶苗公益服务,助力社区小朋友健康成长。
伴月社区星荷豪苑
以治理“微智慧”撬动家园“大和谐”
建成已有20余年的星荷豪苑共有住户768户,业委会却只有7名成员,如何才能破解“小团队大治理”的难题,实现高效管理?
记者了解到,星荷豪苑小区形成特色管理方案:针对业委会换届等重大事项,该小区采取全员“一户一票”制,经过严格的流程充分汇集住户意见,以保证决策过程更加公平;而对于对维修、设备增设等一般性事务,则采用“收集反对票”的模式,在规定时间内反对票未达到相应数量即默认决定通过,提升日常事务决策效率。
“团队建设好,党员带头干”是小区治理的另一法宝。在业委会建设上,星荷豪苑业委会成员选拔采取“分片选举制”,以避免业委会成员扎堆出现在某些楼栋;同时,发挥小区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团队凝聚力。“我们的业委会成员不拿补贴,为小区义务服务,在处理小区各项事务时也更有底气。”星荷豪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吴建中说道。
吴建中表示,该小区的公共收益全部用于小区建设,收益来源主要是小区公共场所的广告经营和公共停车位的收入等,上述收益均有收益管理账本,且对业主公示。
为管好业主的“小金库”,小区将公共收益管理写入内部制度,并形成一套规范的使用机制。业委会成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召开例会,聚焦物业管理监督等小区事项进行商议讨论,今年以来已召开5次业委会会议,决定将公共收益全部用于小区日常维修。
多年来,星荷豪苑陆续投入超100万元公共收益用于完善小区公共设施设备,如安装监控和门禁对讲系统、更换进出口道闸及楼栋光棚等。2023年,该小区更是将多年累积的40万元公共收益盈余作为业主分红,户均发放500余元,让业主切实感受到“当家作主”的获得感。
接下来,肇庆将以“‘肇’亮邻里+”项目为牵引,加快打造更多高品质的社区服务中心、活动中心、邻里中心,提升社气、社品,以“小邻和睦”促进“大邻和谐”,为全省探索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贡献更多肇庆样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