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热闹!高要老码头变身“黄金海岸”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据文旅部门统计,该项目开放的前两日,共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昔日渡轮码头一跃成为西江畔的“文旅新名片”。

5月1日,“高要海·金沙滩”项目对外开放,吸引大批群众。记者 吴勇强 摄

记者 林琳

“五一”假期,高要区西江岸线人声鼎沸。随着“高要海·金沙滩”正式开放,承载着几代肇庆人记忆的丽晶码头,在汽笛声远去三年后,以金沙碧波的新姿重焕生机。据文旅部门统计,该项目开放的前两日,共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昔日渡轮码头一跃成为西江畔的“文旅新名片”。

“我们巧妙利用码头原有建筑进行修复利用。”负责项目策划设计的肇庆市建筑环境专业委员会专家岑奇军介绍,项目在保留战备码头功能基础上,对原有渔政码头的破损设施进行修复,新增安全护栏,同步完成排水系统改造、植被修复等生态工程。       

针对河滩沙土流失难题,团队专门从德庆采购河沙,用鹅卵石筑起防浪堤,“既防止江水卷沙,又通过筑起45厘米高的花基固土护堤”。景观上,项目方特意从湛江移植一批适合亚热带气候的黄金椰,结果后果皮将呈金黄色,果肉丰满多汁,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闲置多年的丽晶码头是我们的牵挂。前年开始,区委区政府便督促我们要利用好‘百千万工程’的契机,推动一江两岸风貌和功能的提升。”高要区住建局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片约5公里长的江滨碧道是高要区“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其中约800米示范段选择码头密集、河滩开阔的区段,50天完成从清障到建成的全过程。

开放首日的一场大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热闹:雨中人潮见证了民之所爱。雨还没停,人流就如潮水般涌来。街道全员上岗疏导交通,实施人车分流,保障市民游客的出行安全。入夜后,航拍爱好者的镜头里,沙滩灯光与西江波光交相辉映,“以前沿江路附近晚上九点就没人了,现在十点多还有市民玩沙乘凉,人流让附近南亭路的宵夜档更旺了。”

如今的金沙滩,已与高要金象山、江口渔村等节点串联成西江画廊精品线路。高要区住建局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推进剩余约4.3公里碧道建设。

夜幕降临时,江畔的露天茶座飘来阵阵茶香,孩童的欢笑声与浪涛声交织——这片曾见证百舸争流的古老江岸,正书写着“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