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端州 > 正文
端州区推进综治中心建设“三重跃迁” 构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全链条”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伍晓明

“各位网友,这就是违建现场!”近日,端州区某小区业主李某架起手机直播,对准邻居露台的铝合金棚架,准备私自拆除。这一幕被巡查至此的社区平安守护者及时发现,迅速通过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上报。随后,端州区综治中心立即启动预警响应,住建、城管、街道、派出所组成联合处置组,仅用24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这场“直播拆违”危机的快速化解,正是端州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牵引,打造“主动感知—多元联调—源头防控”矛盾化解体系的生动缩影。

从“救火队员”到“风险哨兵”的治理变化

“过去综治中心就像‘119调度站’,哪里冒烟往哪扑。”端州区某街道综治办主任指着工作台账感慨。数据显示,2022年街道受理的矛盾纠纷中,导致矛盾升级的纠纷有超过60%是因为发现滞后,调解成功率不足70%。痛定思痛,端州区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发现症结:调解力量碎片化分布,社区层面缺乏能抓早抓小的治理“前哨”。

2024年,端州区综治中心创新构建“1+3+N”社区平安守护者体系,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实现全区336个网格数据实时联通,并让社区民警任“守护长”,带领网格员、老党员每日开展重点区域、特殊群体、风险点位巡查,再整合物管、商户、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形成“千人平安哨兵”队伍。自队伍组建以来,摸排网格事件20353件,比2022年翻了5倍,化解矛盾纠纷7685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6%。

构建“三级响应+智慧流转”

解纷矩阵

目前,端州区综治中心已初步建立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实体化、联动化、智能化工作运行格局,高效为群众化解难事、烦事、忧心事。

在端州区综治中心,有专人跟进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的矛盾纠纷调处进度,每日梳理平台跟进矛盾纠纷调处情况。三级响应制度运行以来,矛盾纠纷事件化解平均周期从30天缩短至1周内。

同时,端州区综治中心创新搭建“云端解纷超市”,整合“雪亮工程”、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系统数据,全量汇聚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数据,实现矛盾纠纷“发现—流转—调处”全程信息化流转,搭建起科技赋能的智慧中枢。

从“矛盾终点站”到

“治理生态圈”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端州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源头防控、前端化解,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敏捷商圈打造2个“平安驿站”,成立星湖商圈义警巡逻队,培育“银发调解队”“大妈调解队”“兵支书工作室……10余个调解品牌的打造,吸纳200余名群众调解员,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端州区一重点用地征拆项目中,社区平安守护者提前走访涉征拆项目的150多户商铺、租户、厂房,提前采集被征拆人的动态,建立数据库,将矛盾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征迁领域矛盾纠纷,顺利完成征拆任务,并实现征拆“零信访”。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