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绮彤 通讯员 李斐斐
近年来,鼎湖区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精心打造“鼎湖民声”平台,建立“鼎湖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推出领导干部“进群履职”常态化机制,成功构建起民意直抵、问题速解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位于鼎湖区广利街道的香港城小区正门的道路设计存在不科学之处,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解决。”近日,在“鼎湖民声”微信群中弹出了这样一则信息。在接到意见后,鼎湖区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即刻前往现场,此后多次实地考察,召集社区、小区物业以及业主代表举行会议,集中众人智慧研讨解决方案。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分析实际情况后,相关职能部门最终形成了解决方案:在香港城小区路口红绿灯处增设车辆掉头功能,并设置规范的车辆调头交通标志,车辆在调头后可直接驶入辅道。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业主出行不便的难题,还极大地保障了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实现了交通秩序与居民便利的双赢。
“鼎湖民声”平台迅速响应为民解忧的举措还不止于此。1月31日下午,鼎湖区莲花镇蔗村村干部借助“鼎湖民声”微信群反映:受近期降雨稀少及九坑河水库未放水的影响,富廊村、蔗村东进大道路段周边的农田灌溉用水严重紧缺,春耕生产活动受阻。
鼎湖区委社会工作部迅速联动鼎湖区水利局进行核实,第一时间协商九坑河水库实施应急放水。就在当天晚上,汩汩清流顺着沟渠涌入田间地头,有效缓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当办理结果反馈至微信群时得到了一致好评:“给各位点赞,为民解忧”。
除了线上渠道反映民生问题,“鼎湖民声”平台还通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先锋”服务驿站、“暖新驿站”、社会工作观察站等多途径收集市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有效推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形成“征集意见+迅速办理+跟进反馈”的管理模式。
3月18日,家住鼎湖区恒大云锦华庭的林先生(化名)向鼎湖区政府投递了一封“求助信”。林先生在信中表示,去年11月,他委托物业推荐的施工方蔡先生(化名)安装外墙挡水板。但在预先支付3000元装修费后,工程却因故停滞。林先生多次催讨该笔费用未果,无奈向政府求助。
信件迅速转至“鼎湖民声”平台进行处理。经鼎湖区委社会工作部核实,蔡先生因该工程涉及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未能寻得合适的专业施工队伍,导致项目搁置。经社会工作部多次从中协商调解,3月26日,林先生终于成功收到了那笔他催讨近半年之久的3000元预付款费用。林先生不禁感慨:“这个平台实实在在地把群众小事当作政府大事来办。”
据了解,自2024年12月以来,“鼎湖民声”微信群已吸纳200余人入群,群内气氛活跃,市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高涨。目前,该群累计收集解决民生诉求30余起,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邻里纠纷、生活待遇保障、惠民惠企政策等多方面领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