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冯淇
近年来,封开县司法局将法治理念深植基层工作肌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走出一条“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法律顾问”“人民调解+个人工作室”“人民调解+庭所共建+省际联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
粤桂两地联合开展山坟纠纷调解会议。受访单位供图
“棉叔,我们和沙场的经济补偿问题谈不拢,这可怎么办呀?”近日,黄某等8名村民来到封开县罗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令棉调解工作室寻求帮助。原来,每逢下雨,附近沙场产生的淤泥就会冲到周边水田,造成水田污染。受此影响,水田里的水稻及其它农作物产量逐年减少,村民连续两年失收。
厘清事实后,调解员围绕争议焦点,积极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经过多轮协商后,沙场负责人愿意退让一步,村民也表示愿意让步,最终,沙场负责人一次性给8名村民补偿经济损失1万元,清理田间淤泥,并承诺在今年秋收后整改沙场的排污管道。一宗基层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令棉调解工作室是封开县司法局采取“个人+团队”,支持威望高、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建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的体现。为了充实调解工作室的“软实力”,该局还鼓励退休的老党员、老所长、离任老支书,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人士加入工作室,深入村(社区)化解群众矛盾。
“我们制定出台《封开县个人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围绕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定期对个人调解工作室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评、量化打分。”封开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负责人黎鉴深介绍,目前,封开县共有4家个人调解工作室,调处复杂矛盾纠纷230多宗。
封开与广西接壤,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预防化解省际矛盾纠纷,成为当地需解决的问题。封开与广西贺州市、梧州市签订省际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协议,强化基层法庭和司法所职能作用,建立司法行政部门“庭所共建+省际联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粤桂两地共同研究出台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办法措施,做好边界矛盾纠纷预防、控制、排查和调处工作。
2023年8月,梁某到大玉口镇反映,其母亲位于广西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白花组正冲顶的坟墓,被群星村村民吴某侵占并毁坏,强烈要求吴某赔偿损失和归还坟山权。双方据理力争,调解陷入僵局。
封开县司法局指导大玉口司法所集中力量,迅速成立由两地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工作人员组成的专案工作组,采取共管共商策略,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黎鉴深表示,为促进调解进度,专案工作组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分别对梁某、吴某进行多轮沟通,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吴某愿意支付损坏墓碑的赔偿金并归还坟山权,双方签下协议书,保证日后不再追究此事。黎鉴深说:“该矛盾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封开县司法局捋顺联防联治线,推进粤桂法治睦邻廊道共同体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
如今,封开已初步构建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衔接协同、优势互补”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2023年以来,该县共调解边界矛盾纠纷110多宗,调解成功率97.9%。一系列“可感、可知、可及、可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举措,已成为封开群众的“平安代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