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张英芳 周键莹
近日,德庆县武垄镇明星村喜爱运动的村民都很兴奋,因为自然村艳村的会堂成功“变身”室内体育馆,成为周边村民开展文娱体活动的场所。引进第三方进驻运营后,会堂还将成为辐射周边乡镇的首家乡村室内体育馆为村集体带来收益。
闲置会堂焕然一新可为村集体创造经济效益,这是德庆县创新探索“整村运营”模式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机遇。
武垄镇艳村会堂此前曾闲置多年。 武垄镇供图
实施“整村运营”后,武垄镇闲置的艳村会堂被盘活重新投入使用,如今已成为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新场所。 武垄镇供图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村(组)集体资产管理不善、集体资产闲置率过高、退包退租现象常常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德庆县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为抓手,选取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远,资源条件较分散的武垄镇明星村为试点探索“整村运营”新模式,以“整村一盘棋”有力破解难题,为镇村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据介绍,“整村运营”,就是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领,以整村为单位,通过镇村两级党组织联动,整合和优化各类资源,对整个行政村或村民小组进行全面、系统的运营管理,集聚资源、合理分配,规划开发、招商运营,由此实现乡村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协同发展。
作为试点,武垄镇迅速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级统领、镇委负责、村级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党组织向下延伸,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党小组,让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组织引领力、发展推动力延伸至细枝末节,充分发挥村“两委”组织领导作用保障“整村运营”在明星村的落地实施。
明星村的农村“三资”管理最先发生变化。村小组6个出租项目实现收归村委会集中管理,理顺资产关系,实施代收、代管、代运营,并由村财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管进入资金,从源头上解决农村“三资”管理混乱、硬性摊派募捐泛滥等问题,持续保障土地、资金、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得益于此,落户明星村的源辉包装厂增资扩产项目用地问题顺利解决,企业信心满满,明确将投资82万元再次扩大生产规模。
村中闲置资源被盘活了、用起来了。围绕“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路,武垄镇将明星村的村小组资源收归村经济联合社管理,并结合“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培育,鼓励全村群众参与成立金融、职业经理人、农技、基建、文体、人居环境、宣传、招商等8支服务队,大家发挥所长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献力。其中,招商服务队还多次赴珠三角拜访客商60余人次、商会3个,接待来访客商30余人次,充分利用政策、人才、人脉等优势招商引资,成功推动村小组闲置资产的活化利用。艳村会堂因此获得“蝶变”机会。村民谢叔说:“现在村里的资源都由村委会集中管理,我们十分信任,所以得知艳村会堂要重新开发利用时,大家都积极捐资支持!”
更令村民欣喜的是,此前村中弃耕闲置的零散土地实现了“小田变大田”的转变,土地有了保障,产业振兴便有了希望。“你能想象吗?你面前的大片田地在之前都是被零散承包,有些甚至已被丢荒弃耕。”武垄镇党委书记温超贤指着村中一整片平坦田地,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这些田地已经被我们全部整合了、盘活了,我们引进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有了更好的载体和更大的底气!”
“整村运营”实施后,武垄镇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统计村集体经济组织内每户宅基地、承包地确权地块的数量、面积及流转等情况,摸清“家底”后再根据土地种植现状、农户种植意愿和托管意愿等,汇编制作“土地画像”,精准匹配土地资源与需求,并鼓励农户自愿互换土地,解决地块分散问题,促进土地集中连片,从“一户多块田”转向“一户一块田”。该镇还将耕地分为自种和流转两区,流转区由农业公司、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自种区则保障农户自行耕作,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真正将“农村小田”变“农业大田”,推动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明星村后续引进新企业、新农人打造特色农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在镇、村联合招商服务队努力下,明星村成功引进一家农业企业投资开发32亩经整合盘活的园地,建成农作物秸秆回收饲料化利用与仓储示范基地项目,该村经济社也正在和镇国资公司合作发展搭建厂房和开发种植百香果基地项目,并计划利用本村山地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油茶、打造蔬菜种植基地,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截至2024年,明星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已超15万元。武垄镇表示,今年,明星村村集体除对村(组)级集体资源进行管护和利用,还将通过代收、代管、托管、技术支持、劳动服务、招商引资等模式实施对农户零星碎片产业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实现低水平小田农自耕方式向高效优质的大田企业托管新型业主营运转变,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家底”由薄到厚,努力走出一条“党建联营、市场主营、政府助营、村庄合营、多方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