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涌现出众多农机生产企业 “小农机”春耕大地“绘”农业蓝图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正从传统的人工劳动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在农业机械化浪潮下,肇庆涌现出众多农机生产企业,创新打造了一批批适应时代需求的农机产品。这些“肇庆牌”农机不仅满足本地农业生产需求,更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成功走向全球“大市场”。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正从传统的人工劳动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在农业机械化浪潮下,肇庆涌现出众多农机生产企业,创新打造了一批批适应时代需求的农机产品。这些“肇庆牌”农机不仅满足本地农业生产需求,更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成功走向全球“大市场”。

李焕明在介绍公司生产的水肥一体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孔令民在介绍公司生产的增氧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深耕本土,筑牢发展根基

“广东是养殖大省,肇庆淡水养殖面积和渔业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发展增氧机的前景广阔。”肇庆市东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孔令民介绍,公司成立于2002年,一直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电机,产品畅销国内外。前几年因出口受影响,考虑到公司生产的电机是作为国外增氧机厂的配套供应,他萌生了自己生产增氧机的想法,并于2023年开始投入生产。

孔令民告诉记者,增氧机的核心部件是电机,而电机是该公司的优势,使用不锈钢材质,相较于传统电机使用的铸铁,它更耐腐蚀,使用寿命更长,性能也更稳定。

“用户反馈,我们的电机较常规电机可省电两至三成,一年能省下不少钱。”孔令民欣慰地说,该公司生产的增氧机深受市场认可,从首年才几百台的销售量,至今不到两年时间,已销售2万多台,占主营业务的三分之一,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城市,今年预计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广宁县木格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则扎根本土发展,针对当地地形极为复杂,水田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一带,地块狭小且分散,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派上用场的实际,瞄准这一市场空白,深耕微型农机生产。

据了解,该公司推出了多样化产品,有微型耕耘机、旋耕刀轮、分离式碾米机等,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产品以其轻便、灵活等特点,深受用户的喜爱和好评,远销国内外。公司也从3人小作坊,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成功抢占了山区农机发展的先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镇农机企业发展之路。

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升级

“半小时可完成50亩打药作业,能降低五成用药成本和九成人工成本,节水达70%,这台高压打药机今年刚推向市场,就已迅速成为‘新宠’,是公司销售的主流产品。”广东辰兴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焕明告诉记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用一年时间研发出了这款新品。

辰兴农业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设施项目。作为一家综合型农业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拥有30多项知识产权和专利证书。

李焕明告诉记者,产品的技术核心在于恒压控制技术、过滤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创新,如针对水肥一体化系统中杂质易堵塞喷头的问题,研发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设备,通过改进过滤结构,使过滤装置能够自动清理滤网表面的杂质,避免滤网堵塞,保证施肥灌溉管道的输水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创新上,该公司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发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安装在田间的各类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养分含量、气象条件等数据,并传输至智能控制单元或云平台进行分析。根据预设的灌溉施肥规则或实时数据分析结果,自动调节水肥比例,精准控制灌溉量和施肥量,实现对灌溉和施肥方案的自动调整,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机的科技含量,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变革。

“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水肥精准控制,从而达到高效节能降本增效目的。经过多年深耕,我们的产品远销省内外,约占广东一成的市场份额,去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李焕明说道。

政策护航,助企做大做强

木格农机厂负责人黄以悠坦言,在各级政府以及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2010年,该公司被列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的厂家,为农民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也进一步助力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孔令民也表示,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下,该公司的增氧机被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为企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插上了翅膀”。

肇庆市农机安全监理所所长黎仕芬告诉记者,肇庆本地的农机生产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它们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针对不同地形和农作物,研发生产出多样化的农机产品。从适用于小块农田的微耕机,到大型的烘干机、水肥灌溉一体机、增氧机、禽畜自动化设备等,这些农机具操作简便、性能稳定,深受农民喜爱,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我市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黎仕芬建议,肇庆农机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加强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此外,鼓励农机生产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农机服务组织等建立产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