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农文旅“融”活乡村 “百千万”喜结硕果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到高要铁岗社区里喝一杯香浓的屋顶咖啡、尝一尝“高桂虾”,在鼎湖黄布沙村浦屿景区采摘鲜嫩的蔬果,去德庆金林村领略水乡风情……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散落在肇庆各地的静谧乡村,正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春潮逐一唤醒。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陈明红

到高要铁岗社区里喝一杯香浓的屋顶咖啡、尝一尝“高桂虾”,在鼎湖黄布沙村浦屿景区采摘鲜嫩的蔬果,去德庆金林村领略水乡风情……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散落在肇庆各地的静谧乡村,正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春潮逐一唤醒。

近年来,肇庆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都市型、特色型、体验型、生态型乡村休闲旅游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写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如今,肇庆乡村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正在成为各地游客的喜爱与向往,“旅游+农业”碰撞迸发的火花则成为了肇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源源动力。

农村变景区 村景变“钱景”

每到假期,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便人声鼎沸,游人络绎不绝。游客登上改建后的古屋屋顶,捧着一杯香醇咖啡拍照打卡、惬意闲聊,岭南乡村的闲适韵味在这一刻淋漓尽致地体现。

“农村变景区”,这是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肇庆带来惊喜之一。去年以来,高要区以铁岗社区为主阵地,探索“政府引导+央企助力+民企运营+群众参与”建设典型村的新模式,充分调动起企业、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积极性。铁岗社区群众则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自身资源,建设形式多样的运营项目。

铁岗社区盘活了112家闲置农房和古村落群,建设特色乡村众创空间,打造屋顶咖啡、共享茶室、自助民宿、特色美食店、庭院经济等一批众创经营性项目,真正将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有机结合了起来。去年6月,广东首家乡村屋顶咖啡在铁岗社区建成开放,随即火爆“出圈”,游人纷纷前来一探究竟。如今,铁岗社区这个“乡愁与新潮兼具”的新农村热闹非凡,早已成为了游客们短途出游的不二之选。

无独有偶,乘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东风,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也成为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田园牧歌、农家野趣的热门目的地。

位于西江一座江心小岛上的黄布沙村,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素有“肇庆香蕉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该村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由村委会与企业共同创建浦屿景区,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让乡村资源变现,实现“整村变景区、村民变股东”。

蔬果采摘乐园内种植了水果玉米、木瓜、彩色花生、咖啡番茄等作物,亲子家庭在田间地头嬉戏摘果;乡村美学工坊同样落户于此,由青年大学生用心创作的美丽墙绘成为游客喜爱的热门打卡点;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粤书吧”“鼎阅空间”项目、农耕乐园等文旅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如今的黄布沙村,处处可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

“旅游+农业”大文章越写越好,群众增收致富也有了更多盼头。“我们把农房出租给景区,统一打造成民宿,光房租就有几万元了!”黄布沙村村民梁福瑜高兴地说,如今游客多了,自家种的果蔬也能趁机出售,又能多赚一笔收入,“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

景区带镇村 流量变“留量”

暮春时节,鼎湖区永安镇五福村正悄然蜕变——五福村文旅项目迎来新进展,其建设主体施工已基本完成。该项目巧妙保留古树老宅的乡愁印记,同时融入文创空间、雅致民宿等多元业态,不久的将来,“茶香伴书韵,鱼跃映夕阳”的田园诗篇将在这里照进现实。

据悉,五福村文旅项目占地620余亩,总建筑面积4900多平方米,集合了企业院子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特色餐饮、文创消费、共享民宿等多元业态,为“百千万工程”助力。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道路管网、空中观景平台、园林景观、观光鱼塘等工程的建设,后续还会配合入驻商家开展室内精装修施工。”五福村文旅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预计在7月中旬左右竣工,目前招商工作已经同步开展,正在对接的商户有46家,主要涵盖了餐饮、非遗、企业培训、研学、零售等多种业态。

高要区金利镇爱群村如今也成为不少城市年轻人“祛班味”的首选。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蕴含龙舟、农耕等元素的墙绘,彰显了爱群村的文化内涵。爱群小院、共享采摘园等文旅休闲项目逐步完善,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围炉煮茶、放声高歌,为乡村带来了流量,更带来“留量”。

位于西江之畔的高要区南岸街道上清湾村,同样完成了从简朴农房到网红打卡地的华丽转身。从高处俯瞰,彩虹房屋、树屋、咖啡厅相映成趣。乘船游览西江、漫步羚羊峡,品一杯香浓咖啡,游客们可尽享“一河两岸”的诗意栖居。

广袤的乡村地区,是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游客寻觅乡愁的广阔天地。当前,肇庆多地正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探索出一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让镇村焕发新光彩,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一颗麒麟李带旺封开、一棵贡柑带旺德庆、一片肉桂带旺高要……肇庆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各地也是“奇招迭出”,念好“特色经”,擦亮“土特产”招牌。不少地方还打通赏花摘果、农事体验等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开展农业观光、果蔬采摘等项目,打造一批农业研学、农耕体验、田园休闲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给游客带来乡情和乡愁共鸣,让“静止资源”“沉睡资产”化身美丽经济。

展望未来,肇庆将继续深挖乡村多元价值,通过景区化打造、专业化运营、品牌化推广,让更多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肇庆智慧与力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