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构建“三化”体系  提升资产规模 ——封开县以国资国企改革为抓手探索改革有效模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出炉。“肇庆封开构建国企‘三化’体系探索县属国企改革有效模式”榜上有名,成为全市2个入选案例之一。

封开县南丰镇种植的羽衣甘蓝等蔬菜直供净菜加工基地生产加工。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摄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近日,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出炉。“肇庆封开构建国企‘三化’体系探索县属国企改革有效模式”榜上有名,成为全市2个入选案例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近年来,封开县以国资国企改革为抓手,聚焦县属国企资产分散、管理低效、收益低下等问题,实施资产重注、架构重组、业务重建等一揽子改革提升措施,构建资产集约化、治理现代化、经营多元化体系。全县国企整体资产规模从改革前的13.56亿元提高到当前的60亿元,净利润由约600万元增加到约3200万元。

构建集约化资产体系

破解资源小而散问题

封开县以资产重注为基础,采取“内外联动凝聚改革力量、化零为整壮大国企资产、循序渐进实现提级融资”的方式,大力整合县属国企小、散、单一的资产,构建综合性融资体系。

针对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不同整合需求,封开县建立权责明晰、决策高效的多部门协同机制, 制定实施国有资产整合方案。充实专业队伍力量,县内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安排专人全程参与国企资产整合,并聘请法务、审计、企业顶层设计等第三方专业团队,提供企业重组、财务顾问、资产评估、审计业务等服务,以市场化理念整合国企资产。

在摸清全县国有资产底数的基础上,封开县将国有固定资产、其他使用权等注入县属国企,重点引入优质股权资产、特许经营权类资产和国有农林资源类资产,进而优化资产入账处理方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国企资产质量,推广“补改投”等奖补方式扩大国企资产规模,发挥市场优势盘活经营性资产,以“有效资产”产生现金流、增加经营收益。

经过一系列整合,封开县目前已建立起集约化资产体系,基本上破解了国资国企资源小而散的难题,全县国企经营性资产规模壮大442%,融资能力大幅提升。

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破解架构不合理问题

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封开县以架构重组为支撑,打好国企机构撤并、条块整合、人员裁撤等改革“组合拳”,逐步构建具有独立市场能力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

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该县提出由财政、国资监管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制定,由县公有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国有资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和经营指导,县属国企作为市场主体负责具体经营活动,实现财政、国资监管、金融部门“三位一体”发展,确保相互制约、各司其职。

该县启动一级公司扁平化大部制管理改革,对县国企集团总公司进行内设部门架构重组,设立综合部、工程部、投资发展部等五大部门,优先建立财务统计结算中心统筹财权,实现国企财务统一管理、业务高效运转。启动二级公司重组整合,按行业分类整合原有国企15家、重组2家、注销13家;成立以县公有资产公司为母公司的集团公司,下设特许经营类、工程基建、投资、物业管理等八大业务板块,实行板块化管理;设立专业子公司进行具体运营,确保每个板块均有若干项有收益、有特色、能扩张的主营业务。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封开县深化国资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总公司董事会换届制度,解决国企领导层年龄偏大、市场化经营意识不高等问题,并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运营事项,建立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优胜劣汰管理制度,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产生中高层管理人员,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开拓市场、创造价值,以此激发国资国企的内生动力。

经过改革,封开开润矿产公司与华润水泥、大排矿的合作投资项目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200多万元提高到2024年的2000多万元。

构建多元化经营体系

破解业务效益低问题

封开县以业务重建为核心,聚焦“百千万工程”发展所需,通过项目注入和承接,让国企有活干,推动国企业务由单一的房屋租赁向农文旅、新能源、码头运输等多元化运营延伸。

为优化经营业务,解决企业亏损问题,封开县下大决心彻底清理了一批僵尸企业,对封开县建筑基础工程公司等一批已被吊销执照的企业进行注销处理,对封开县医药总公司等一批转制留守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有留存价值的划归县属国企管理,无留存价值的直接注销。

除了清理僵尸企业、主动退出亏损业务领域外,封开县还加强优质板块业务合作,引进社会资本经营烟花爆竹专营业务,积极承接公共停车位新能源充电桩、公共建筑及其他公共区域光伏资源等特许经营类项目,盘活码头货物转运中心。

目前,该县通过并购工程公司、与大型央企合作等方式,参与平凤镇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加国企营业收入约1.5亿元,创造利润约1000万元。以国企为联农带农主体,通过参与风力发电项目,周边村民获得24万元/年租金收入。

“一村育千树”是封开县最早提出并在全市推广的乡村振兴项目。去年,封开县以国企投资6500万元的市场化模式,撬动社会资本约1.2亿元,构建一条汇集循环林业、旅游观光、科普研学等业态的产业链,每年为村民带来300元/亩的租金收入和每棵树30元的销售收益分红,首批参与的8镇21村共189户群众享受分红328万元。

斑石食品项目以原县肉联厂作为基础,计划通过投资约8500万元,建设斑石食品综合产业基地,该基地集生猪屠宰、肉制品制作生产、冷链配送、中央厨房于一体,在为群众供应安全可靠的食材、配餐的同时,又能增加国资国企的收益。

位于封开县南丰镇的净菜加工基地由县国企使用涉农资金投资建设,建成后向农业大户出租,以此减轻重大资产投入负担。该净菜加工基地主要处理以羽衣甘蓝为主材的食品,包括蔬菜清洗加工,肉包、饺子制作等。

此外,封开县还计划引进专业资产经营公司合作经营22个农贸市场,预计每年可新增利润超850万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