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粤华
生在岩壁,花心金黄,晾晒后冲泡,茶水通透,口感清润,入口微苦后有回甘……入选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七星岩鸡蛋花茶制作技艺,将生长于七星岩的鸡蛋花制成特色茶饮,让人们在氤氲香气中,细细品味肇庆的历史文化。
鸡蛋花是广东常见植物,鸡蛋花茶也是广东人熟悉的茶饮。相比之下,七星岩鸡蛋花茶制作技艺有何特别之处?答案就藏在原料、采摘、晾晒、贮存和冲泡等环节上。
七星岩鸡蛋花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彭丽新,于上世纪90年代拜师第二代传承人黄志伟,经多年实践,对鸡蛋花茶制作技艺的掌握已炉火纯青。“七星岩的鸡蛋花树遍布诸岩,以玉屏岩和石室岩南坡最多,不少已有上百年历史。”他介绍,根据最新统计,七星岩景区100年历史以上的鸡蛋花树共31棵,其中树龄最长的超过200年。
七星岩的鸡蛋花与其它地方的鸡蛋花相比,花瓣细长,花身瘦小,清热解暑、化痰清肺的功效较显著。也因为鸡蛋花生长在岩山峭壁,故而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采摘、晾晒、贮存方法。
“采摘时需用特制的佛肚竹竹叉。”彭丽新向记者展示了这一特制工具。只见佛肚竹叉外宽内窄,形似龙爪,“因鸡蛋花呈喇叭型,采摘时会夹在竹叉中间,不伤树的同时还能采到距离更远的花朵。”
采摘清洗后,如何晾晒也有讲究。“晾晒工具有木架、晒网、笸箩,需放在凉棚里自然风干。鸡蛋花表面的水分风干后盖布阴晒,或在凉棚里阴干。不能在太阳下直晒,需要用布盖着晒。”彭丽新说,当鸡蛋花阴干到花的茎部能轻易折断,才能算是完成晾晒。
经晾晒阴干后,最终制成褐色的鸡蛋花。贮存的传统方法是把阴干好的鸡蛋花放在陶缸内,然后在缸口放置装入大米的布条圈,再盖上盖子,起到干燥防潮、不易走味变质的作用,可以存放两至三年。现在则可以用玻璃瓶子、密封食品胶袋等贮存了。
每年5月至6月生长的鸡蛋花花瓣较厚,花香味特别香浓,这时期采摘制作的七星鸡蛋花茶为极品。冲泡时,先将水烧开,再加入阴干的鸡蛋花煮5分钟,关火后再焗5分钟即可饮用。
与不少非遗一样,七星岩鸡蛋花茶制作技艺面临传承困境。年轻一代对七星岩鸡蛋花茶了解有限。近年来各类新兴饮料的面市,改变了人们的饮用品消费习惯,传统茶饮料的受众群体减少。加上传承群体年龄偏大,年轻传承人较少,七星岩鸡蛋花茶制作技艺急需保护和传承。
彭丽新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他参加大型文旅展会,展示这一非遗,让外地群众品尝来自七星岩的花茶味道,扩大影响力;创办公司,开发七星岩鸡蛋花系列产品推出市场,务求实现文化传承和商业价值双赢。这一两年,彭丽新还根据年轻人消费口味,开发了柠檬鸡蛋花茶等新饮品,受到了市场欢迎。
而现代七星岩鸡蛋花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也与星湖园林建设管理所(原星湖绿化队)的创立和发展息息相关。从上世纪50年代起,该所便组建绿化专业队伍,专门种、养、护星湖绿化,并多次对景区里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维护、监测,对保护包括古鸡蛋花树在内的景区古树名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星岩鸡蛋花产量有限,每一朵花都很珍贵。”彭丽新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喜欢七星岩鸡蛋花茶,并学习其制作技艺,让这独具本地特色的传统饮品传得更广、走得更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