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粤华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机的购置及应用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序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这些强有力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大大提升了我市农业生产水平。
2023年6月,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肇庆市高要区供销优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购置了6台植保无人机,为高要、鼎湖、广宁、四会等地的农户提供无人机播种、施肥、打药等服务。去年,这6台无人机共打药6万亩次、施肥约33万斤。
“去年,我们在广宁建烘干厂,厂里3条生产线日烘干粮食可达30吨。这同样享受到政府补贴,其资金占到总投资金额的一半,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皮小凡是供销优禾公司负责人,在她看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助力公司以更优惠的服务帮农户进行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发展,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市不少企业、种植大户如供销优禾公司一样,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来的实惠。据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市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用户12877户、补贴机具26707台,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70万元,拉动社会资金8700万元。
“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惠及群众,全市各地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公平、公开、及时、有序地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科科长苏少芳告诉记者,各地加强管理和宣传,规范操作,设立信息公开专栏,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质量调查,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为重点的抽查、督导工作,督促经销商守法经营、诚信服务、严格规范操作、强化售后服务,确保购置补贴政策取得实效。
系列举措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力实施,所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该政策降低了农民购置成本,加速了农机普及和换代。“目前,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的机具共25大类、55小类、155个品目,补贴约占可覆盖农机价格的20%—40%,能有效降低农户初始投入成本,解决‘买不起’的核心问题。”苏少芳说,另一大成效便是促使农户购买和使用农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市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农业机械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功能结构明显改善,大中型、优质的农业机械增加较快,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服务功能逐步扩大。相比2020年,2024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增加11.17万千瓦、增长6.28%,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增长105.47%,无人机保有量增长864%,飞防作业面积增长80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水平增加5.01%,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增加6.23%。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