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吴灿霞
杏花鸡源于封开县,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成为封开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实现强镇兴村的龙头产品。
当前,该县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小小杏花鸡变成“金凤凰”的背后也有司法服务保障的身影,封开法院渔涝法庭扎根矛盾纠纷最前沿,聚焦杏花鸡等特色产业发展司法需求,及时稳妥消除杏花鸡“成长的烦恼”,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护巢:代为垫付解“薪”愁,安心又安家
某杏花鸡农业科技公司的孵化车间内,一排排鸡蛋整齐码放在恒温恒湿的“楼房”,工人拿出探照灯仔细照射后,记录下孵化情况。农业公司负责人向回访法官分享:“这批鸡蛋好靓,孵出的鸡品质一定好。”
回想一年前,这里的鸡苗却差点“无家可归”,同病相怜的,还有13名为讨薪东奔西跑的工人。原来,某农业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杏花鸡养殖、产品深加工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的现代化企业,2022年,该公司落地封开后便开始新建养殖厂房,把工程发包给某劳务公司,某劳务公司又将部分工程分包给阿伟等人。
2024年初,以阿伟为代表的工人因为迟迟拿不到工资,先后到两家公司讨薪。欠薪无小事,渔涝法庭法官冯培彬收案后,理清前因后果,并马上联系阿伟。电话一打通,阿伟情绪激动说,“我们就盼着领到工资回家过年,实在是没办法了。”安抚完阿伟的情绪,冯培彬又致电劳务公司,释明拖欠薪酬的后果,劳务公司却表示目前资金紧张,拖欠工人薪资实属无奈。
调解仿佛进入死胡同,冯培彬转而留意到另一被告农业公司,在冯培彬的提议下,劳务公司主动提出与农业公司一起商洽问题。
“农民兄弟需要拿钱回家过年,鸡苗孵化也进行高峰期,直接转入诉讼程序耗时长,对双方处境都不利,不要因为诉讼耽误了好时机。”“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应诉恐怕影响公司商誉,先解决工人的薪酬,后续需要追偿可以再协商。”在冯培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农业公司同意代为垫付薪资。
事不宜迟,冯培彬指导工人对考勤打卡记录、工资条进行核对,并组织他们到农业公司领取薪资。“工资到手了!”工人过了个“安薪”年,伴随着他们的欣喜,杏花鸡也成功“安家”。
造血:一揽子巧解分红案,助力“赢和营”
“第一期杏花鸡分红款已经拿到了,村民对集体经济收益也很满意。”在某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村民代表排着队,对账、签字、摁印、领钱,经济合作社的吴主任忍不住向冯培彬致电分享喜悦。
放下电话,冯培彬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数月前,他们还在为这笔分红款头痛。2019年前后,在当地政府资产收益扶贫政策支持下,7个经济合作社与杏花鸡育种公司签订了育雏基地合作项目,经济合作社向育种公司注入扶贫资金用于厂房建设等,育种公司每年支付收益款。
帮扶资金“输血”,特色产业“造血”,村集体经济和企业经营越来越红火。然而育种公司在支付几期收益款后便开始拖欠。去年9月开始,经济合作社陆续向法庭起诉,要求其支付收益款及资金占用费,涉案金额180余万元。
翻阅完案卷,冯培彬判断出案件案情并不复杂,为保障集体资金安全和企业稳健生产,他决定先行调解。冯培彬发现案件症结在于该公司资金回流慢,面对还款压力,公司负责人同样心急如焚。
针对当前的经营状况,冯培彬提出分期支付减轻还款压力的建议,这一下就说到了公司负责人心坎上,当即同意分3期支付拖欠的收益款。
于是,冯培彬迅速行动,带着分期付款的方案拨通某经济合作社的电话。冯培彬耐心释法明理,引导换位思考:“企业对杏花鸡产业发展的付出和努力有目共睹,之前也都如期支付收益款,这份合作的情谊不能忘。”
“达成调解协议后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省钱省时又省力,不按时还款一样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冯培彬明白,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不仅需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更需要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保障。
冯培彬的话,给经济合作社注入一剂“强心针”,之后,冯培彬带着办案团队如法炮制,多轮电话耐心细致沟通后,7个经济合作社与企业均达成“调解+分期”的一致意见,并先后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或撤诉。
振翅: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养出富民“金凤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产业兴旺推动强镇兴村富民,司法服务保障必不可少。
伴随杏花鸡产业的蓬勃兴起,“鸡毛蒜皮”纠纷也多了起来,抓住产业发展“鸡”遇,司法服务如何精准“啄开”症结,让产业发展变成富民“金凤凰”,是封开法院思考的重点。
特别是针对办案中发现农特产品交易时票据不齐、合同不规范等风险点,冯培彬组织干警深入田间果园、销售市场等地,通过“巡回+”法治宣教模式,提供法律手册和合同范本,并结合典型案例释法答疑,以沾着露珠和泥土气息的服务全力护航农特产品高质量发展,真正将案件审理、纠纷化解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确保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末梢,将纠纷预防和化解在前端,更好保护杏花鸡等特色产业和经营者权益,是我们开展司法服务的重点。”封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岭峰认为。
去年,封开法院出台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业品牌司法保护的十条措施,从协同联动、审理机制、司法服务等方面进行明确,增强司法服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结合辖区特色产业分布情况,将涉特色农业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一审民事案件由渔涝法庭集中管辖,充分发挥法庭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纠纷的职能作用,为涉农纠纷化解开辟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措施出台以来,渔涝法庭共审理涉农案件52件,调撤率近48%,诉前调解涉农纠纷16件,实质解纷成果明显。引法治活水,厚植农特沃土,杏花镇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当前杏花鸡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20亿元,带动当地近4000户农户就业增收,养殖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杏花鸡已振翅变成富民“金凤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