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梁懿丹
白墙凉亭,繁花绿植,微观小景……近日,端州区城西街道以“绣花功夫”和“点式切入”的综合整治模式,开展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出头、下瑶社区的美化改造、基础设施、风貌提升等项目,推动一幅幅“施工图”变成“实景画”,增强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端州区城西街道下瑶社区微观小景。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摄
2月24日,记者走进了出头社区,只见以“破土而出,出人头地”为灵感设计的五颗独具匠心的“竹笋”,在炮楼小广场拔地而起,在灯光的装饰下,与旁边沉稳厚重的炮楼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和谐美感。这极具风格特色的出头社区标志性构筑物,已然成为该村文旅经济带的一张新名片。
据了解,节点景观提升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点睛之笔,城西街道办从文化传承、环境适应与功能更新的角度出发,在出头、下瑶社区风貌提升示范片区积极实施微景观小节点打造,为村容描眉画眼,使村貌“颜值”更高。
“上瑶青龙公园建成前,此处为下瑶社区邻里先锋驿站,被周边原有的7间违建平房包围。改造后成为集村史展示和绿美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文体场所。”端州区城西街道办党政和人大办副主任梁潇介绍,改造后,居民们不仅可以在此休闲娱乐、健身锻炼,还可以重温下瑶社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
记者留意到,下瑶社区风貌提升示范片区的主次入口标识分别位于上瑶北正巷黄塘东入口处和西一饭堂旁,标识的设计以“瓦、砖、窑”等元素为核心,充分展示了下瑶社区的窑砖文化。
不止于此,城西街道办还通过增设便民石桌石凳、花基绿植,修建屋顶等设施,对下瑶社区南巷治安亭进行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既保留了南巷治安亭的功能性,亦提升了街巷的格调。
而在人民北路与黄塘东路交汇处,有一条供居民休息娱乐的休闲长廊,其设计结合周边环境采用平顶古典风格。该长廊的修建不仅为人居环境“添彩”,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空间。
除了节点景观的美化建设外,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也在同步进行。目前,出头、下瑶社区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已全面铺开,如对农房外立面、屋顶采用喷涂真石漆、“平改坡”等工艺进行美化改造,着力提升村居环境和整体风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前期摸排的底册,牵头专业设计单位人员到出头、下瑶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制定了一户一策的改造方案,使改造的样式、风格等与整村风格达到统一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效果。”梁潇介绍,与此同时,城西街道办还成立11个由街道党政班子任组长的工作小组,通过走街、串巷、入户等方式与群众“零距离”互动交流、面对面聊家常,让居民更详细地了解本次农房风貌提升的施工工艺、改造方向与改造意义,让居民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房改造。
截至目前,完成农房风貌外立面提升66栋,面积约12500平方米;完成屋顶平改坡17栋,面积约600平方米。
接下来,城西街道办将持续推动省典型村有序有效整治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西区域形象和品质,让社区之美更加可观可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