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张磊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高要区莲塘镇波西村,看到村子四周是连片的覆盖着白色薄膜的罗氏虾塘。该村有过半村民养殖罗氏沼虾,林振波是其中一员。
林振波养殖的罗氏虾。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摄
林振波今年45岁,早年在广州打拼。近年来,他看到家乡大力发展罗氏沼虾产业,不少村民养虾致富。四年前,他成为回乡创业的一员,承包了村中60亩土地,专心养殖罗氏沼虾。
在林振波的一口虾塘,在塑料膜的覆盖下,虾塘里面温暖湿润,只见清澈的水底长满了翠绿的茜草,罗氏沼虾正欢快地在水中游动。“我养殖的罗氏沼虾,10只虾就有1斤重!”他自豪地说道。
“要养好罗氏沼虾,水源很关键,好水才能养出好虾。”林振波说起养虾经,头头是道。另外,他在养殖过程中注重走科学养殖路线,定期邀请高要鱼虾检测监测站技术人员前来检测监测水质,保障罗氏沼虾的生活环境安全。
林振波告诉记者,他回来养虾的第一年,由于缺乏经验,因此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他回忆说,当时他投入全部积蓄养虾,然而,就在第一批虾苗养殖了两个多月后,他遇到了挫折。“那晚,因为开增氧器不及时,结果两塘虾‘全军覆没’,损失了十几万元。”虽然很心痛,但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倒,而是反复总结养殖经验,不断提高养殖技能。
林振波说,他的父亲曾在上世纪90年代养过罗氏沼虾,然而经济效益不高。他吸取了父辈的经验教训,坚持走科学养殖之路,从2021年起与高要鱼虾检测监测站合作,邀请定期邀请监测站技术人员到虾塘检测水质及虾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塘水调水工作,让罗氏沼虾健康生长。
“有的罗氏沼虾发病,用肉眼是无法发现的,通过技术人员的仪器检测后,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在罗氏沼虾发病之前,我们可以用药调节水质,提前扑灭罗氏沼虾的病征,减少损失。”林振波介绍说。
此外,林振波在外地采购回来的虾苗,在育苗期间也会把虾苗拿去监测站检测,以防出现侏儒虾苗的情况。正因为坚持走科学养殖之路,他养殖出来的罗氏沼虾不仅个头大、品质高,而且产量好、销量好,亩产比别人多出一两百斤,达到700多斤/亩,塘口收购价也略高一点。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是罗氏沼虾的销售旺季,林振波的虾塘取得了喜人的销量,共出虾33亩,合计售出罗氏沼虾超2万斤,主要销往广州、东莞、珠海等地。他表示,近年来,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推广农户养殖罗氏沼虾,疏通河道清淤、清坑整渠,还关闭了一些小型养殖场减少污染,水源越来越好,他养殖罗氏沼虾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未来,他将继续潜心养虾,走上一条增收致富幸福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