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高新宣
组织290家(次)用人单位深入16所高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超6200个;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广泛传播人才政策;推动“1+N+N”校企合作模式,为园区各产业用人单位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去年以来,肇庆高新区聚焦高校人才资源,打造招才引智“强磁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年,肇庆高新区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接目标高校,形成“定制化、分行业、分类别”的系统性创新引才模式,提高引才工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保障校园引才活动顺利进行。去年共组织290家(次)用人单位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大学、肇庆学院等5地16所高校,提供就业岗位超6200个,吸引择业高校毕业生超48000名,获得意向就业毕业生超6900人,录用超2600名本科人才和130名硕博人才。
在招聘宣传方面,肇庆高新区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广泛传播人才政策,营造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此外,借助和发挥各高校在园区就业创业大学生的引领和纽带作用,通过高校论坛、校友会等渠道,吸引优秀求职毕业生投身肇庆高新区建设,切实提升引才吸引力。
肇庆高新区作为肇庆产业的主阵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招聘岗位覆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工艺研发、财务等专业。用人单位通过广泛宣传招聘岗位、工作职责、薪资待遇等核心信息,用满满诚意吸引毕业生前来求职。
肇庆高新区还组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平台等用人单位,积极与各目标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对接,探索合作模式,推动“高校、人才、产业、企业”等人才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园区的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广东库博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用人单位分别与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校企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实习就业等后续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肇庆高新区将坚持以人才强区为导向,面对新环境、新挑战,从引才政策、育才体系、用才机制、留才环境等方面找准引进和服务人才的发力点、突破口,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结构,提升人才引进质量。
同时,高频率保持与省内外高校合作与交流,加快推动“1+N+N”校企合作模式,为园区各产业用人单位拓宽人才引育渠道,提高人才引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激发用人主体引才用才主动性,激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构筑人才队伍建设新高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