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绮彤
2月9日,“多彩非遗闹元宵”——2025肇庆广府文化庙会正式开启。央视2套《经济信息联播》电视节目对当晚的庙会花灯活动进行了直播。其间,封开县鲤鱼灯舞出现在直播画面中,通过央视镜头“游”向全国,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肇庆非遗魅力。
为一探封开县鲤鱼灯舞的传承故事,2月8日,记者来到封开县。走进封开县文化中心,只见该县鲤鱼灯舞舞蹈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准备在肇庆广府文化庙会中为市民游客呈现精彩表演。俯身、摆尾、回旋、绕圈,舞者踏着音乐鼓点挥舞手中的鲤鱼灯,随着舞蹈动作与队形排列的变换,一盏盏鲤鱼灯如自由游弋的鱼群,在舞台上时而追逐,时而嬉戏,或聚或散,灵动活泼。

在2025肇庆广府文化庙会非遗巡游中,封开方阵的舞蹈者在表演鲤鱼灯舞。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鲤鱼灯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灯笼用竹篾、铁丝和彩纸制成鲤鱼形状,长约1米,内部可放置蜡烛或灯泡,点亮后栩栩如生。”封开县文化馆副馆长吕格珍告诉记者,鲤鱼灯舞是该县传统民间舞蹈,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巡游活动表演。舞者通过模仿鲤鱼游动、跳跃等动作,配以传统音乐起舞,共同营造壮观的鲤鱼游动场景,象征着吉祥和丰收,寓意年年有余。
鲤鱼灯舞能够在封开扎根发展,与其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封开位于西江、贺江交汇之处,渔业资源丰富,滋养了独特的渔业文化,鲤鱼灯舞应运而生。封开鲤鱼灯舞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清代,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近年来,封开县积极推动传承鲤鱼灯舞文化,通过建立鲤鱼灯舞传承基地、非遗培训进校园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少年儿童学习鲤鱼灯舞的兴趣。鲤鱼灯舞表演团队前往广西苍梧、佛山禅城等多地参与演出活动,“走出去”推介鲤鱼灯舞。
封开县大玉口镇文化站站长范奔表示,通过非遗培训进校园活动,让乡村孩子学习封开的传统舞蹈,在参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既增长了见识,也传播了封开非遗魅力。
封开县江口街道中心小学学生陈梓晴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爱鲤鱼灯舞,近两个月的舞蹈排练她都积极参与。“从1月中旬到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忙着排练或表演,仅是春节假期,我们少儿舞蹈队就表演了3场。”封开童梦舞蹈艺术培训机构老师陈斯慧笑道。
鲤鱼灯舞也吸引了不少本地舞蹈爱好者学习,55岁的陈小莲便是其中之一。陈小莲是封开县樱花舞蹈队队长,十余年前学习鲤鱼灯舞。从手持短柄练习到挥舞几斤重的鲤鱼灯站上舞台,她付出了许多汗水。“现在我已经掌握了鲤鱼灯舞的表演技巧,并带领队伍多次参与大型演出。看见观众因为我们的演出而了解、喜爱鲤鱼灯舞,更加坚定了我继续表演鲤鱼灯舞的决心。”陈小莲说道。
当前,封开鲤鱼灯舞的表演形式在不断创新。“如今鲤鱼灯舞分为群舞和独舞,表演者既有成人也有儿童。群舞由多名舞者组成,模仿鲤鱼群游动的场景,独舞则更注重个人技巧,展现鲤鱼的灵动与优美。”封开县文化馆舞蹈老师罗枚芬表示,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入本地文化特色、现代音乐舞蹈元素以增强观赏性,创作出了《鲤鱼跃龙门》等表演曲目,兼具观赏性和互动性。
吕格珍认为,非遗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教育、创新表演等形式,让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讲好鲤鱼灯舞背后的文化故事,从而让更多年轻人主动了解并学习鲤鱼灯舞,更好地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吕格珍如是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