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城里有大市场 怀集绿博城2024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每日凌晨4时,怀集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博览中心(以下简称“绿博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商户为装满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忙得热火朝天。来自怀集本地、广东省内其他城市以及广西、四川等产区的果蔬、水产、鲜肉源源不断抵达,批发商、小摊贩陆续前来采购,搬货声、谈价声、交流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充满烟火气的“交易交响乐”。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陈莉莉

每日凌晨4时,怀集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博览中心(以下简称“绿博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商户为装满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忙得热火朝天。来自怀集本地、广东省内其他城市以及广西、四川等产区的果蔬、水产、鲜肉源源不断抵达,批发商、小摊贩陆续前来采购,搬货声、谈价声、交流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充满烟火气的“交易交响乐”。

采购商在绿博城挑选蔬菜。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莉莉 摄

采购商在绿博城挑选蔬菜。 通讯员 陈莉莉 摄

怀集被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定位,迎来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绿博城是联通珠三角、连接大西南、辐射全国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集散枢纽,一期项目于2022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规模约10万平方米,建有蔬菜、水果、肉类、三鸟、水产、粮油、干货、茶叶八大农产品交易区。

据统计,绿博城日交易量超1200吨,2024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整体招商出租率达90%,发展态势强劲。

“来来来,往这边走。”市场门口,前来采购的货车、三轮车在保安的指挥下排队进入,商户忙着搬运、整理货物。走进蔬菜区,各类新鲜蔬菜瓜果应有尽有,摊位上摆满各式各样的蔬菜,油菜心、生菜、油麦菜、甜麦菜、菠菜、茼蒿、豆苗……靠近一看,这些蔬菜还带着露珠与泥土,十分新鲜。采购商穿梭其间挑选商品,一派繁忙景象。

“来啦,今天要点什么,这些都是刚到的新鲜叶菜!”看到熟悉的老面孔,商户庄运美一边整理手头的客户预订单,一边热情地招呼。

庄运美是广西贺州人,在怀集从事广西蔬菜批发十余年,于2022年底迁来绿博城。“我每天凌晨1点从贺州出发,3点到市场,7点左右收摊。”庄运美笑着说,广西菜在怀集价格上很有优势,生意一向不错。“每天出货量大概5000斤,生意好的时候能达到1万斤。”采访过程中,她一刻也没停歇,不是在搬运货物,就是与商贩沟通讲价。

和庄运美一样,怀集本地商户黄文强与蔬菜“打交道”40年,对批发市场里的“早生活”已习以为常。“现在每天出货量四五吨。”黄文强说,绿博城的管理和服务很到位,又靠近二广高速,顾客过来采购很方便,希望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绿博城三鸟交易区同样交易火爆。绿博城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志学介绍,三鸟交易区的鸡、鸭、鹅等禽类月交易量约150万斤,月交易额能达到1500万元。“从发展态势和规划来看,绿博城仍有继续增长的潜力和趋势,2025年交易额预计实现5%的增长。”

郑志学表示,绿博城将继续挖掘更多源头产品,拓宽更多销售渠道,进一步发挥集散枢纽作用,助力本地优质农副产品外销。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