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向新 向上 向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肇庆规上工业再上台阶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回首肇庆与小鹏汽车携手走过的7年,双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潮中艰苦奋斗,实现双赢。肇庆一步一脚印建立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燃油车时代已具备优势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相继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电池产业也纷纷扩大产能。与此同时,肇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投身新能源汽车这一规模庞大、增速迅猛的新市场,成功开发第二增长曲线。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

1月12日,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肇庆要尽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制定这一目标,肇庆的信心和底气何来?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向新、向上、向强”中,我们找到鼓舞人心的答案。

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七个项目全部正式动工,标志着肇庆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迈出坚实步伐。 西江日报通讯员 王振宇 摄

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七个项目全部正式动工,标志着肇庆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迈出坚实步伐。 通讯员 王振宇 摄

向新——“两新一电”携手并进

在市委全会召开前一周,小鹏汽车宣布MONA MO3已交付5万辆。凭借这辆“肇庆制造”,小鹏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乘着2024年的好势头,拿下2025年第一周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

回首肇庆与小鹏汽车携手走过的7年,双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潮中艰苦奋斗,实现双赢。肇庆一步一脚印建立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燃油车时代已具备优势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相继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电池产业也纷纷扩大产能。与此同时,肇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投身新能源汽车这一规模庞大、增速迅猛的新市场,成功开发第二增长曲线。

在四会首家上市企业——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是其近年来营收增速最快的领域。该公司的PCB(印制电路板)产品不断扩张业务版图,供应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越来越多,客户数量逐渐增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该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从最初的车载娱乐系统等,逐步向车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冷却水泵、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扩散。业绩是最好的考察窗口,2019年到2024年,富仕电子的总营收额从4.8亿元增长至16亿元,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向上——在“卷”中取胜,在“卷”中开路

“卷”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词。企业要在“卷”中取胜,唯有创新。近年来,不少肇庆企业通过创新降本增效,推陈出新,以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抢“蛋糕”,不断开拓新发展空间。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走进其位于肇庆新区的新厂房,车间异常忙碌,新的生产线设备还在陆续安装,该公司计划以全产能满足订单的交付需求。

创新是亚太新材料保持常胜的“秘诀”。早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亚太新材料就盯上了碳纤维车身这颗“技术明珠”,并敢于与全国同行竞争。通过携手院士团队,加上自身不断努力探索,最终取得了“真经”,公司拓展相关技术的应用,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订单纷至沓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新厂房于2024年8月试产,预计很快就能达到年产100万件的设计产能。

2024年,肇庆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长至27家,包括多家汽配企业,广东晟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布局多年,从家电成功“跨界”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的散热风机应用至中控台控制、车载冰箱、车灯照明、通风座椅等多个部件,合作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大众、一汽、理想、小鹏、丰田等品牌。每一张订单背后,是亚太新材料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该公司下设消音、流体等多个实验室,对每一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参数反复研究。2024年,该公司业绩复合增长率达44%,并开拓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领域。

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会长朱增余表示,2024年,肇庆的汽配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多家企业成功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了广泛认可,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提升了肇庆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向强——随大潮起舞,拼出新肇庆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而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来自广东。这一规模还将持续扩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规划,广东要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要超过1.35万亿元,汽车产量要超过5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300万辆。

走进肇庆各大产业园区,能感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的旺盛。在肇庆高新区,肇庆围绕小鹏汽车配套了近1100亩的产业园,位于正中的是MONA数字化生产线,每天都有新下线的车辆被发往全国。而在其周边,则是小鹏的一级供应商,目前已有10个项目进驻,6个动工,1个投产。

全省重大平台——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施工热火朝天,为全市实现“制造业当家”注入了更多信心。2024年,该区共引进100个项目,实现106亿元工业投资,其中就有多个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项目,企业看中肇庆的配套、交通、服务,可以就近供应广东整车企业,实现“隔墙响应”。

当前,我市拥有规上新能源汽车企业超100家。可以预见,这一队伍还将继续扩大。据市投资促进中心统计,2024年,全市新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53个,计划投资额145亿元,包括汽车空调、显示屏、仪表、汽车线束、冷凝管等,附加值、创新力、市场竞争力更上一层楼,推动全市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拼出一个更好的新肇庆筑牢基础。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