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江绮微
印记展厅、暖心服务站、文化空间……走进大沙城市客厅,干净、明亮的空间功能丰富。四会市大沙镇锚定“百千万工程”干出的成效,在此一览无余。
大沙镇是肇庆工业重镇,已连续8次入选全国千强镇。今年第三季度,该镇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7亿元,同比增长3.4%。1-10月,该镇(含起步区)新引进项目91个,完成工业投资90.56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8%;完成批零住餐销售额6.4亿元,同比增长29%。
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稳步向前的同时,大沙镇党委、镇政府敏锐捕捉到自身发展的短板:城市整体面貌有待提升,文化空间供应急需拓展。大沙城市客厅就此应运而生。
“我们要打造一个展示大沙风采的窗口。”大沙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洞悉发展短板后,该镇借助大沙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建设机遇,按照“1+4+7+9+N”建设要求,开始实施大沙城市客厅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860平方米,共有五层楼,按照印记展厅、暖心服务、文化空间、商业新业态四大功能分区建设。目前,城市客厅一、二层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大沙城市客厅通过12面展板墙和打卡墙全面展示,让群众在这个空间了解大沙过去、认识大沙现在、展望大沙未来。“这些展示不仅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还为城市的提升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负责人说。
走进大沙城市客厅二楼,图书馆、阅读室、非遗传承展厅渐次映入眼帘,成为大沙镇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青少年学习的有效平台。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就在这里举行,吸引100多名村民到场参与。活动中,工作人员详细讲解烧番塔、佛爷诞、花灯制作技艺等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通过有奖问答、现场制作等方式,让大家对这些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城市客厅建得好,怎么用得好?该负责人表示,大沙城市客厅将继续发挥其多功能综合性的优势,达到省级文化站的标准,为市民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文化服务。同时,还将依托城市客厅的条件和资源,打造人才振兴的驿站,为人才提供交流、学习、成长的平台。
“我们还将结合其区位优势,打造城市客厅商业运营的功能。”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大沙镇还将通过引入书店、咖啡馆等文化项目以及直播间等新兴产业形态,聚集人气并产生经济效益,为整个大楼的运营分担成本。特别是通过直播等形式推广农产品、特色工业产品等,进一步提高大沙镇的影响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