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
近日,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肇庆的十二批案件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固体废物是督察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此前多轮督察相比,本轮督察涉固体废物的案件数下降,但省督察组的重视程度不减半分。这提示肇庆不仅要继续深入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工作,还要思考如何把城市矿产利用好。
全球“独角兽”企业之一金晟新能源通过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贵金属实现变废为宝。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资源化利用,化“害”为“利”
在高要区蛟塘镇一家公司的仓库里,十吨的废布料、废塑料等工业垃圾被压成方块,装车送往水泥厂。它们将作为燃煤替代品,在熟料锻造中发挥作用。为推动水泥行业的节能减碳,国家正在行业里实施“燃煤替代”行动,可燃性强的工业垃圾作为其中一种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原本“一无是处”的工业垃圾发挥起“余热”。
数年前,工业垃圾被视为“累赘”。一些不法分子将工业垃圾送到外地或偏僻处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相关案件已呈逐步下降趋势。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环保执法严格。在过去多轮环保督察中,我市重拳打击相关案件,并从市至村建立起层层防线;二是源头减量。针对工业垃圾等固体废物,其传统处理方式一般以焚烧、填埋等为主。2018年以来,国家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我市是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22年,《肇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实施,共设置52项任务,包括制度体系25项、技术体系11项、监管体系6项、市场体系10项及42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以此完善回收利用链条,提升全市处置能力,推动工业和农业绿色生产,截至2023年年底,任务总体完成率约96%。
正是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我市从工业到农业、从生活垃圾到工业垃圾,初步建立起回收处理秩序。在政策和市场之手的联合推动下,越来越多固体废物被循环利用,数量和类型均持续增长。
蛋糕怎么做大
在“无废城市”建设的推动下,我市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循环利用企业,譬如上市公司飞南实业,利用污泥提炼铜;“独角兽”金晟新能源,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贵金属;省内污水处理剂隐形冠军碧之江,利用铝型材表面处理废物提炼净水剂;大正铝业、南都再生铝业则利用废铝再生铝锭,经专家现场评审,由省工信厅向工信部推荐为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另外,我市在广宁还建设有华南再生资源园区。
做大资源循环利用蛋糕,既有环境价值,又有经济价值。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表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不断增长的市场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打通。譬如回收体系的持续完善,回收能力、分类能力的持续提升。
分类和回收环节不仅关系着可供循环利用的原材料规模,还关系着再生产品的质量。《意见》提出,要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德国巴塞尔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材料制造商,近年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挺进回收利用市场。合作公司正位于肇庆,回收利用的塑料造粒后全部出口,添加至国外各大品牌的终端产品中。合作公司副总经理晋国良表示,公司的质量标准非常严格,全自动化生产线会对废塑料进行三道筛选,确保不同类型的废塑料不会互相混杂,这样造出来的塑料粒品质才能达到下游生产商的要求。“我们希望能找到优质的、稳定的废塑料。”
生活垃圾是废塑料的一个重要来源。位于端州区的肇庆市城区(中心区)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是市供销社下属企业,每天均有不同的生活垃圾从各处运来,经清洗后,工人按照材料的不同进行分拣,然后破碎,并送往各地回收利用单位。
当前该中心的回收规模为500吨/月至600吨/月,相比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规模,回收量并不大。该中心负责人分析,塑料回收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最前沿的回收渠道仍然以传统而灵活的私人回收为主,中心正在积极尝试各种办法,壮大回收量。
我市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规范化回收的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据了解,市商务局会同市城管局、市供销社正起草肇庆市中心城区可回收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规划,计划在端州区的住宅小区里设置30个生活垃圾便民投放点,拟通过奖励的形式,鼓励居民投放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以此探索回收网络的突破口。
如何在“风口”上起飞
回收利用这个产业该如何在“风口”上起飞?行内一些企业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晋国良表示,合作公司对质量要求高,资金投入也高,譬如其公司的全自动化分选线,资金投入是普通分选线的数倍,因此其下游的再生塑料粒子价格也偏高,目前只能供应海外客户。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品牌商使用再生材料的规模也在提升,但始终对成本比较敏感,预计市场的成长还需要较长周期。
碧之江常务副总经理蒋志飞表示,由于固体废物的收集需要一定的渠道,同时运输成本高,回收利用企业其实高度依赖城市半径。譬如广东净水剂的规模在全国就独树一帜。因为广东的铝制品行业十分发达,净水剂企业能以一个比较低的成本取得原材料。其他资源的回收利用情况也遵循上述规律,这导致一个城市处理规模的“天花板”比较容易触碰。
他表示,政府一方面可以和城市产业相结合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譬如预制菜会产生一定的残渣,可以对其进行循环利用。他认为,地方的产业应从相关装备及配件的生产链条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推动,设备及配件的应用场景多,链条长,市场主体密集,才可以“跑出”规模。
肇庆当前也集聚了多家环保装备企业。隽诺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其专业生产回收利用装备,合作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等。其公司负责人叶磊向记者表示,当前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让公司看好今后装备市场的需求。当前公司正和下游三家的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企业合资成立循环利用公司,但其目标不是为了“吃”再生材料的“蛋糕”,而是掌握生产一线的关键信息,以反哺其设备的改进,“我们会始终扎根装备行业,随中国市场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