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及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截至2024年6月底,我市在册有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对象26户85人,均得到完善的保障、救助,让脱贫成果更加巩固,成效更可持续。
党建引领压实责任
肇庆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将巩固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
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执行《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肇庆市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等,根据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点,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认真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各项工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层级包片包户工作机制,将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抓紧抓细抓好,负责包片包户的挂村镇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含第一书记)每月至少入户遍访一次监测对象,至少跟踪联系一次稳定脱贫户,及时掌握了解监测户的家庭状况、帮扶需求、政策落实等,以及脱贫户家庭状况、收入变化等,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对象纳入监测帮扶范围。
在压实基层责任方面,肇庆市要求每季度第一个月中旬,由乡镇乡村振兴办牵头会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辖区各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发挥村组干部、村“两委”干部、乡村网格员和包村镇干部熟悉村情民情作用,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落实政策,保障到位
2020年2月,家住怀集县梁村镇田村委会下田三组的村民李荣群在修补自家楼房时,不慎高空跌落致头部重伤昏迷,其家庭失去了经济收入,很快陷入困境。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镇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李荣群的病情得到悉心治疗,家人也得到了细心的照顾,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工作队将李荣群列入了防返贫监测对象,并制定帮扶方案,实施帮扶措施,其家庭享受低保待遇,本人也办理了残疾证。目前,李荣群身体状况大为好转,意识清醒,能够与人进行正常交流沟通。
这是我市各地党委政府、驻镇工作队充分利用各项托底政策,为防返贫监测对象提供保障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市对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本市易返贫致贫人口、民政部门认定的边缘家庭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根据省的要求分类安排资助参保、医疗救助及大病保险倾斜支付政策。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2023年省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中央任务390户已全部完工(其中属于脱贫户78户),全面完成了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在社会救助保障方面,我市一方面着力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落实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自然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加强与防返贫监测机制有效衔接,根据困难程序和困难类型,及时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
2023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14元,城乡补差水平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14元、57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月1462元,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集中供养孤儿最低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65元,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94元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95元、261元,标准均达到或超过省标准要求。截至2023年12月31日,脱贫户中共有10621人领取残疾人生活补贴,11411人领取残疾人护理补贴。
帮扶有力,巩固衔接
巩固脱贫成果离不开产业帮扶。我市持续加强脱贫攻坚期建成的扶贫产业的管理和扶持力度,确保扶贫产业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目前全市经营性扶贫产业项目均正常运营,持续发挥效益,2023年实现收益1600多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分工等多种形式与1.2万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在国家、省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上马了一批效益好、收入稳的扶贫项目,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这些项目如何继续为巩固脱贫成果发挥发挥效益?市委农办、市乡村振兴局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论证研究,形成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方案。
让脱贫对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必要保障。在就业帮扶方面,我市一方面加强脱贫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优化就业服务工作,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为全市劳动力,尤其为脱贫劳动力提供优质就业对接平台。
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情况方面,我市目前已形成了常态化、全覆盖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五项机制”。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中央驻粤单位、省直部门、央企、佛山市、肇庆市直部门等帮扶力量,扎实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各驻县工作组、驻镇工作队也积极筹集资金,落实帮扶措施,扎实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镇村公共基础设施、镇域公共服务、乡村产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实践过程中,我市以及各帮扶队伍形成了不少先进的经验。2023年1月,我市在全省创新提出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十百千万”专项活动;2023年4月,在全省率先创新提出创建驻镇帮镇扶村“双百”工作;2023年10月,在全省创新开展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助力百千万驻村大比武”活动。
目前,由各组团帮扶单位选派的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已经陆续到位,他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组团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常态化机制,强化农业产业联农带农作用,多措并举狠抓稳岗就业工作持续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社会帮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