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管好工业废气排放 让“肇庆蓝”长驻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肇庆环境质量上半年成绩单发布。2024年1-6月,我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但其中臭氧及其前体物带来的挑战仍不容忽视。随着我市制造业队伍的持续扩大,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业废气排放的有效管理,成为让“肇庆蓝”长驻的关键。

玛西尔建设高效处理VOCs的RTO装置,将排放量从66吨/年降低至24吨/年。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

工业废气排放是VOCs(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的重要“贡献源”,而在高温、高热的作用下,VOCs和氮氧化物则会“孕育”出臭氧。时值盛夏,日晒强烈,全省各地市的空气质量实时报送屏里,不时提示臭氧超标风险,这是当前各地市空气质量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日,肇庆环境质量上半年成绩单发布。2024年1-6月,我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但其中臭氧及其前体物带来的挑战仍不容忽视。随着我市制造业队伍的持续扩大,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业废气排放的有效管理,成为让“肇庆蓝”长驻的关键。

客户“倒逼”:

企业主动投入压减废气排放

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位于肇庆高新区。该公司利用精细化的自动灌装系统把20升的油漆装桶,从前需要10分钟的工序如今只需要1分多钟,而且全过程密闭,大幅减少废气外溢。在后车间,处理设施通过800℃的高温把生产废气烧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这一套设备共投资500万元,可确保VOCs排放至少减少40吨,排放浓度降低30%至50%。

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春坦言,近年行业整体收缩,500万元的环保投入对公司而言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之所以坚持完成,是基于长远经营的考虑。自2018年开始,该公司已调整经营策略,专门为大型设备生产外漆。目前,该公司是某大型基础设施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其销售份额占国内供应商逾六成,稳定、回款能力强的订单让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供应商的合规水平,很多都对供应商提出要求,比如多少年内不能有环保违法。”王春介绍,此前,该公司另一个大客户到肇庆高新区验厂,检查内容达700多条,环保合规水平正是检查的重要内容,“现在就是要严格规范生产,要做好准备,才能在日后争取足够的机会。”

记者采访中发现,来自客户的“倒逼”是众多企业主动投入,实现绿色生产的一大动力。同样位于肇庆高新区的某装备供应公司,其客户包括大型国企、世界500强企业等,对于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有明确要求。为此,该公司主动投入,每年削减70吨的VOCs排放,又早早铺设光伏板,使用“绿电”替代煤电,每年其大气污染物减排数据均汇总至集团公司,形成集团的社会责任报告,使其成为争取订单中一块有力的“敲门砖”。  

政府扶持:

“以奖促改”

让企业“轻装上阵”

除了企业主动发力,在降低工业废气排放工作中,政府部门的帮扶同样必不可少。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大力推动重点行业提标改造,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补贴等方式,持续推动水泥、玻璃、铝型材熔铸、垃圾焚烧发电、燃气锅炉等重点行业、设备落实深度治理,达到超低排放。

肇庆高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密度高,VOCs、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压力大,按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包括小鹏汽车等产业链企业都需要安装高效率的处理设施,对于存量企业,环境部门则推动其提标整改。

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是肇庆高新区电动车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在该公司的糊制车间,工人把玻璃纤维放置到车模上,一遍遍地涂抹糊制材料,抽风机不停运作,将有机废气抽到处理设施中。去年以前,该公司的处理设施一直使用UV光解设备和活性炭,处理效率较低,而且使用过的活性炭是危险废物,处理成本较高,还需要反复更换。在生态环境部门的推动下,玛西尔去年建设了一台高效处理VOCs的RTO装置,将排放量从66吨/年降低至24吨/年。通过验收后,该公司获得257万元的奖励。

据了解,包括风华高科、华润水泥等重点企业均获得过该项扶持。政府的奖励资金减轻了企业建设环保设备的负担,生产环境的改善和良好的环保记录又让企业在后续经营中得以“轻装上阵”。

督导帮扶:

推动小微企业共同进步

今年,在工业排放管理方面,我市进一步强化“服务”的角色。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三个工作组开展督导帮扶,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的方式,重点对东南板块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开展检查,重点关注环保投诉较多、反复检查仍存在问题的企业。上半年,督导组共发现问题86个,已完成整改80个,剩余6个问题均已制定详细整改方案。

督导组在检查中发现,小微企业更需要提升环境合法意识。在某工业园中,督导组发现一小微企业的生产装备漏气、漏水,隔日即收到该企业“整改完毕”的回应。督导组回访发现,该企业只是用胶布贴住了漏气和漏水的位置。在进一步的指导下,该企业才整改合格。督导组计划近期对该园区所有企业再次进行统一督导,规范排放管理秩序。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维护“肇庆蓝”,我市“十四五”以来一直收紧对VOCs、氮氧化物的“紧箍咒”,如新落户的企业若涉VOCs的排放,相关地区必须“减二换一”,保持全市总排放量的不变,整体而言,实现了排放秩序的持续改善。但须正视的是,VOCs、氮氧化物的来源广泛,相关的排放单位、管理单位、园区等还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合力,“肇庆蓝”方能长驻。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