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17家企业社团认捐210万为古树充“植”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实习生 伍焯韵

今年5月,由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省乡村振兴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正式启动。记者近日从肇庆市林业局了解到,古树认捐项目得到肇庆各界积极响应,共有17家肇庆企业和社团组织参与首批认捐,认捐金额达210万元,认捐的古树树种包括山牡荆、枫香树、五月茶、雅榕、榕树、菩提树、人面子、海红豆、樟树、海红豆、雅榕、观光木、人面子等,用真金白银为绿美肇庆充“植”。

炎热的7月,记者走进鼎湖区坑口街道蕉园社区大蕉园村,却感受到阵阵清凉。这里一棵棵古树盘根错节、枝条纵横,绿树成荫。蕉园社区有着近百亩的古树,包括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树50余棵,曾被评为“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

在大蕉园村的村口,伫立着一棵550岁的国家一级古树五月茶树。今年,肇庆市鼎湖城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挥企业担当,认捐了10万元,用于这棵古树的养护。记者进村走访时,肇庆市为众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以下称“为众虫控”)正在对这棵五月茶树以及村落里其他古树名木进行枯枝病枝修剪、树体加固支撑等养护工作。

“古树名木是否健康生长与土壤条件、施肥频率、疏松程度等息息相关。我们会通过科学监测,对古树进行精准养护,保持古树健康。”为众虫控有关负责人苏中生表示,作为与鼎湖区自然资源局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公司会派相关技术人员,每月对蕉园社区古树名木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发现树木黄叶便及时开展营养液补充等复壮康复工作。如果发现病虫害,则优先选用生物、物理防治,让古树恢复“身体健康”。

企业的担当和村民对古树的爱护相得益彰。据大蕉园村村民梁志顺介绍,五月茶树与村里的百年祠堂苏真人祠相关联。相传,苏真人见到村民干旱或水浸时颗粒无收,生病时痛苦不堪,立下济世为民之志,蕉园村200多户人家都受过他的资助。村口的五月茶树正是他带领村民一同种下,意在团结全村爱护环境,向上天祈福寻求庇护。因此,古树承载着蕉园村的历史记忆与村民的浓浓乡愁。

“这些古树是苏真人留给我们的‘绿色遗产’,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它们。”梁志顺表示,他会时时留意,一发现有被蛀空的树洞、枯枝黄叶、病虫害,就马上告知居委会处理。

蕉园社区是近年来肇庆市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纵观全市,为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召,各地各企业积极参与认捐古树名木项目,为古树名木保护贡献力量。

在高要区,哈哈乐农耕文化园一口气认捐了30万元,用于莲塘镇荔枝村内3棵百年榕树的养护。近年来,哈哈乐农耕文化园通过深挖莲塘镇荔枝村本土资源,找准了乡土文化与特色产业的契合点,依托荔枝村附近的文化古山神符山及莲塘“万亩虾塘”罗氏沼虾全产业链等优势,建成了肇庆市最大的农耕文化主题园区,成为市民游客热门打卡地。如今,企业通过古树认捐,反哺绿美莲塘生态建设。

在怀集县,广东恒基新材料有限公司认捐的是206岁(三级)的观光木,位于下帅乡竹六村委六桥自然村。借助认捐资金,怀集县林业局对古树采取清理树体、拆除树池修建围栏、修复树头土壤、改良生长环境、加强有害生物管理和健康巡查制度等多项拟复壮措施。同时该县建设古树生态科普宣传墙、宣传栏,增设景观石,美化古树公园入口处,打造绿美古树乡村,提升乡村环境质量,拉近古树与寻常百姓的距离。

据悉,目前肇庆登记建档古树名木共有3557株,正在推进《肇庆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修订,探索推动“交树交印”制度,全面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严格执行“一树一档”“一树一人”和“一树一策”的科学管护措施,建立图文数据库,逐步实现古树名木精细化、信息化管理。通过大力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肇庆推动古树名木资源活化利用,将古树名木打造成绿美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