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实习生 伍焯韵
开栏语
即日起,西江日报开设“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栏目,紧紧围绕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绿美肇庆、“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等主题,深入基层一线,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展现我市奋发有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风貌。敬请垂注。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上榜70家独角兽企业,彰显区域创新活力。万亿级GDP城市的独角兽涌现,并不罕见,但肇庆实现零的突破如新星初升,尤为引人注目。位于肇庆市高要区新桥镇的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金晟新能”),以120亿元的估值,跃居全球独角兽榜单第680位,书写了肇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方是乘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东风而起的高科技企业,在科技与产业互促互融的道路上步履踏实轻快;另一方,则是秉持“弱鸟先飞”之志,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活力之城,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及区位条件。两者携手探路,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又激发出关于新质生产力怎样的深刻启示?

7月24日,工人在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赶订单。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看准了”是一种战略清醒
2005年,金晟新能现任董事长李森在内的李氏五兄弟创建了高要市金业金属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仅用了5年时间,这个创业时仅有二三十人的小公司,很快发展成为当时国内有色金属原料制造行业的民营第一品牌。
2010年,李氏五兄弟创立了肇庆市金晟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这便是金晟新能的前身。同期,他们在被誉为“亚洲锂都”的江西宜春投资6亿元,进一步开发有色金属资源。
2014年,金晟金属子公司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锂电池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业务。2019年,公司全面切入锂电新材料板块,通过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退役锂电池,打造了锂电池的产业闭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1月,公司更名为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最终选定在了肇庆。今年,这家公司成为了新能源世界产能版图上不折不扣的先进代表。
一段近20年的企业史,背后折射的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史,更是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宏大史诗。
2014年成为金晟新能转型的关键之年并非偶然。当年,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我国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几乎同时,国外新能源汽车巨头入局中国。
长期从事贵金属回收,对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重大议题深有感触的李森,以敏锐的嗅觉和果断的决策,依靠在有色金属冶炼阶段的技术储备,顺势杀入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这一“变废为宝”的行业。
“看准了,自然胆子大,步子稳。能顺利进入新能源赛道还是有赖老板独到的眼光。”金晟新能董事会秘书徐友斌每一次向别人复述起公司的发展史,都得提一下老板李森的两句座右铭:“按正确的方向去努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社会多作贡献”。
“先行先试”破解锂电回收难
韩旗英从事冶炼行业超30年,是一位“玩转金属元素”的教授级高工,如今是金晟新能研究院副院长。他回忆,10年前,动力电池回收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课题,行业里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工艺路线,锂的回收率只有60%。金晟新能也只能先行先试。
金晟新能把以往精通的再生镍技术,结合废旧锂电池的金属含量和成分特性进行研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关键技术。
“目前我们镍钴锰的回收率达98.5%,锂的回收率超过95%,后者高于国家有关要求10%。同时,把酸碱等冶炼原材料消耗降至最低。”韩旗英告诉记者,制造业企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降本增效,金晟新能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在废旧三元锂电池有价金属绿色高效回收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拥有电池料高效浸出、诱导晶化高效深度除杂和镍钴锰高选择性共萃取等行业先进的工艺技术。
“还是那句话,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2022年开始,整个集团每年研发投入都将近一亿元。这种研发投入水平在同行来说可谓高昂,但不投入就永远没有结果,所有技术都要靠沉淀。”徐友斌透露,行业内,高回收率往往意味着高回收成本,金晟新能能够形成“剪刀差”,靠的正是科研投入和技术沉淀。
如今,金晟新能增资扩产一期项目已进入试投产阶段,崭新的研发实验室占地600平方米,中试车间占地1000平方米,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ICP光谱仪等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检测仪器一应俱全。同时,他们也在全面拥抱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江西基地已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2023年,金晟新能入选工信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双百名单,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双向奔赴”政企携手促共赢
如今看来,看得准的不仅是金晟新能,还有企业背靠的肇庆。
当前,肇庆正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两新一电”)等主导产业,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风华高科等“链主”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配套不断完备。
2021年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元年,而锂电池寿命一般在5至8年左右。如今,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车企承担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主体责任是大势所趋,将进一步实践金晟新能的商业模式。
2022年底,金晟新能完成四轮融资。在C轮融资中,肇庆市高要建投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注入了2亿元。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晟新能或将成为继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的第三势力,吸引更多上游汽车拆解企业、下游锂电池生产企业落户,在肇庆打造从动力电池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电池回收的闭环。
2021年,金晟新能的股东一度希望把总部设在江西。肇庆市有关部门千里追商,让金晟新能留在肇庆有了充足的理性支撑。
回头看,这个抉择是明智的。徐友斌表示,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靠近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区“创新源”,在承接广深港澳核心区创新资源外溢、深度嵌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具有优势。“身处大湾区,这里无论是人还是产业,都更活跃,思维更开放,更敢于尝试。”
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故事,是肇庆让优质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故事,也是科技兴,产业旺,企业强的故事,更是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故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