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江涛 通讯员 黄瑛居
编者按:自2019年开始打造至今,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已累计获得48项荣誉,其中国家级荣誉11项,省级荣誉26项。近年来,封开县聚焦“百千万工程”,把时代答卷写在青山绿水间。“肇庆市封开县:创新‘景村一体政企协作’模式齐绘美丽乡村画卷”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是广东省唯一上榜案例。“贺江碧道画廊休闲之旅”被文旅部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正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消息传来,万众欢腾,更为景区向优而进、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注入澎湃动能。
位于贺江下游的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北起封开县大洲镇龙皇岛,南至江口街道扶来村,总面积约5.9743平方千米。景区内流域以贺江河道蜿蜒、江水清澈,江岸林茂竹秀著称,形成九曲十八弯,是国内少有的回环形滨河景观,也是历史悠久的茶船古道和潇贺古道重要节点。
青山含黛,碧江绕村。兼具山、水、林、田、湖、湾、岛风光,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正不断打造新发展阶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样本,用心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
“景村一体”打造秀丽景区
游“九曲十八弯”的贺江水,赏青翠欲滴的茂林修竹,逛富民兴村的和美乡村,忆昔日一片繁华的茶船古道……漫步在贺江碧道画廊,仿佛景从天上来、人在画中游,信手拈来的山水风光,美得让人陶醉。
为推动乡村振兴,2018年广东省提出在省际边界地区,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封开县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就是其中之一,也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一条省际廊道,而贺江碧道画廊位于该廊道的核心区域,是我国“海陆丝绸之路”船运茶叶通道——潇贺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推进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以来,贺江碧道画廊采用“景村一体,政企协作”的开发运营模式,即在政府指导下,成立封开县贺江碧道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贺江碧道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运营,实现乡村和景区一体化,推动“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村民成了景区主人、景区收入转化成村民所得”,将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
“好山好水好风光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贺江碧道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程介绍,在贺江碧道画廊的整体开发和提升过程中,政府主要负责整体谋划、策划,县、镇、村三级联动,盘活景区周边闲置地块,配合景区完善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而景区企业负责全力提升内部文旅产业设施,优化旅游经营环境,扩大就业规模。
目前景区内实施了生态、产业、文化等各类乡村振兴项目246个,完善了房车营地、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围绕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建设了5个贺江观景平台、5个湿地公园、3个古道文化微展馆、扶来房车营地、新年咀帐篷营地、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龙皇岛古码头公园等景点。景区企业还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入华侨城农旅公司等省内外文旅企业,并与封开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等封开本土企业合作,在景区内成功打造了悦封苑酒店、风水间民宿、贺江别苑民宿。其中悦封苑酒店为四星级旅游饭店,风水间民宿被评为“肇庆市特色民宿和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贺江别苑民宿开放了水上竹筏以及摩托艇等水上项目。
“在整体运营管理下,我们设置了综合体游客中心、房车营地客服点等节点,将‘陆道、水道、碧道、绿道、赛道、古驿道’六道融合,以路为廊、以水为链,串点连线、以线带片,把扶来村河鲜、台洞村竹荪、大洲社区‘肉榨’等沿线一村一品、‘土特产’串联起来,塑造可游可赏可吃可学的山水风景线。”吴程说。
2020年至今,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超10亿元。
把产业建在家门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贺江碧道画廊巧借山水,激活资源,以“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为目标,赋予各村不同功能定位和独特内涵,让沿线村民在开放式景区致富增收。
在开放式景区创建运营管理新模式下,贺江碧道画廊不以景区门票销售作营收重点,注重发动当地村民积极性,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把自家旧居活化利用建设成民宿和农家乐饭店;把自家农地、鱼塘开发成为观光农业,供旅客体验采摘、垂钓乐趣;利用自家渔船、竹排给旅客提供水上休闲游玩服务;在景区摆摊销售质优价廉的农村土特产,等等。
位于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内的台洞村委古芒村,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但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及人口搬迁,古芒村成了“空心村”,存在很多闲置宅基地和老旧农房。
2020年,封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映日文化旅游(肇庆)有限公司,收租了古芒村里闲置的宅基地,将传统民居改造成为以文化展示、观光旅居和农家美食为主题的高品质旅游民宿,并配套了农家田园、健身场地、音乐酒吧等休闲度假项目。目前村内已建成包括贺江别苑等20幢民宿,入住价格从400元至2000元不等。
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和村民不仅获得稳定的租金,村民还成为了贺江别苑的员工,获得相应的工资收入,实现双倍增收。“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民宿全天爆满,均为自驾车游客为主,有力带动了附近20多间农家乐餐饮业和贺江游的消费。”贺江别苑工程建设负责人莫庆庭说。
过去几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众大学毕业生、乡贤等选择回乡创业,为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比如,台洞村就以“党支部+大学生创业团队+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入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肇庆市人大代表陈嘉龙和黎颖钧,分别创办封开木素菌业有限公司、封开县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外出乡贤伍幸辉成立农村电商基地,推动台洞村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产品展销—品牌餐饮—观光旅游—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2020年,大洲镇大洲社区的90后青年张宇宽,看好到家乡旅游发展前景,决定回乡创业,将家里的农舍改造成农家乐餐馆。他告诉记者,贺江一带物产富饶,他用当地最新鲜最具特色的食材,为广大游客食客奉上一桌美味的封开味道,另外得益于景区有力带动,村里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也选择回乡,边创业就业、边照顾家庭,实现“住在景区里,富在家门口”。
做活做深“旅游+”文章
今年“五一”假期,一场以“传承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的乡村骑行活动在美丽的贺江碧道画廊景区火热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骑手,沿着蜿蜒曲折、恬静秀美的贺江水,一路穿越多个乡镇和村庄,感受贺江碧道画廊独特的山水之美。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旅游业态升级,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充分结合区内独特的生态、特产、村庄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乡村游、生态游这张金名片。
做活“旅游+文化”业态——深入挖掘封开作为粤语发源地,广府文化发祥地的文化历史,打造两广源流博物馆、潇贺古道微展览馆、茶船古道微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展示古广信、潇贺古道、茶船古道等本地特色历史文化。
做旺“旅游+体育”业态——通过在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举办乡村骑士骑行活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大批体育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让广大游客在体育运动中一睹贺江沿途秀美风光及淳朴人文风情。
做强“旅游+农业”业态——依托水稻、竹荪、食用菌、兰花、丑番薯、赤松茸等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加工—产品展销—品牌餐饮—观光旅游”,打响“江边露营垂钓,体验竹荪生长”为亮点的地道乡村生态休闲旅游。
做大“旅游+康养”业态——全面盘活利用景区内荒废的国合六角林场,将伐木路建成越野车赛道、休闲健康绿道,把林场员工宿舍改造成生态民宿,用林场独有的山泉水及中草药打造山水泳池、康养泡池,打造集森林康养、研学、运动等元素于一体的旅游集中地。
依水而生,向水而兴。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以贺江为纽带,将沿线竹林、花海、村落和游步道相结合,精心打造贺江碧道画廊景区碧道系统,持续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打造水清岸绿、活力四射的滨水经济带。
“我们计划加快推动贺江别苑二期水上体育项目、星月湾环湖项目及水上乐园建设,同时积极谋划碧道泳池,筹备桨板比赛等,进一步做深贺江水经济文章。”吴程介绍道。
封开之美,美在底蕴;封开之殿,根在乡村。封开县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封开县将以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继续以山水为载体、以人文为依托、以物产为桥梁、以交通为纽带,全方位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征程上,走出更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封开路径,进一步带旺一方水土、造福一域百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