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周键莹
整洁靓丽的村庄环境,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走进德庆县官圩镇,文明乡风扑面而来,各村治理井然有序,百姓生活安稳幸福,处处一派景美人和的乡村新图景。
乡村点滴新变化源于乡村治理新的妙招。今年以来,德庆县官圩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探索实施“积分+”管理制度,激活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以小积分带动乡风大文明,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官圩镇庆安村积分制评分小组入户了解情况。 通讯员 肇德宣 供图
制出积分管理金钥匙
“积分+”就是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科学设项、以分定级、以奖促干,以此引导鼓励村民自发参与乡村治理,齐心协力办实事、办好事。
“积分怎么评?积分谁来评?”在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阶段,官圩镇反复研讨斟酌制度的制定,力求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有效调动村民积极性,让大家都愿意加入,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工作中。
积分公平公正、切合村情,才能真正让村民心服口服。为此,官圩镇成立由镇委主要领导牵头挂帅的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试点村挂点领导统筹+工作专班推进+村党支部实施”三级联动机制,组建由驻村工作队、村民理事会等多方参与的评分小组,实施“一季一公示、半年一奖励、一年一清零”,确保积分评定公开公正公平。
同时,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官圩镇综合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各村(社区)以及镇政府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形成“党员争优、致富奔康、文明新风、乡村治理、家庭美德、表扬表彰、负面清单”7大类共54条积分项目条款,覆盖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充分兼顾了不同类型、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村民和家庭,实现人人都有机会“上分”,全方位引导党员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干成事。
激发党群共治精气神
制度定下了,便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官圩镇坚持用好用活积分制指挥棒,大力拓展积分应用场景,因地因时制宜解锁“积分+中心工作”模式,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履职活力,点燃群众参与热情。
“这次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我们运用了积分制度,真是帮了大忙!”官圩镇胜敢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孔妹连告诉记者,近期,胜敢村将积极配合村里开展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党员群众全部登记在册,季末将统一给予大家奖励分值,此举充分调动起村民配合参与村中事务的积极性,“大家参与的热情比以前高了许多。”
官圩镇红中村则全面实施“积分+绿化美化”,村党支部将“四小园”管护认领、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等纳入积分项目,对党员群众实施积分考核,引导村民自觉在房前屋后开展绿化美化,有效激发党群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官圩镇五福村则把“积分+党员管理”作为规范党员队伍的重要抓手推进乡村治理。该村围绕党员教育培训、履行义务、行使权力、发挥作用等方面细化评分标准,引导支部党员、无职党员积极参与“三会一课”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组织生活,营造党员干部比学赶帮、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村级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的跃升。
推动长治长效新引擎
“村民在积分超市可以兑换奖品,切切实实享受到乡村治理的红利,大家都很开心!”官圩镇庆安村“两委”干部冼思铭说,一季度该村共有310户村民参与积分活动,小小积分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对村民们的鼓励引导作用十分明显。
其实,积分超市是官圩镇充分发挥“积分+”管理制度作用的又一巧思。据悉,官圩镇全面落实专项资金11万元,在五福村等10个试点村委会设立积分超市,制定《官圩镇乡村治理积分制礼品兑换实施方案》,列出积分兑换商品目录,切实将积分结果与物品兑换相挂钩,让政策红利惠及村民百姓,有效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推动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