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明红 张苑卉 通讯员 刘瑞全 万松
鼎湖犹如一座大公园,鼎湖山上常年绿树成荫,浩渺西江穿城而过,碧莲湖、砚阳湖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生活在鼎湖的人们推窗见绿,时时享受着“森呼吸”。
绿美是鼎湖的底色,更是鼎湖的亮色。今年以来,鼎湖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关于绿美广东、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绿美鼎湖生态建设,加快建设山水共融的绿色之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之城。
凤凰公路一景。通讯员 马凯勇 摄
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绿美鼎湖生态建设
5月22日下午,鼎湖区“邻里先锋”工作现场会暨绿美“先锋林”植树活动在沙浦镇黄布沙村举行。接过新聘书,新任“邻里先锋”第一书记也领上了新任务——“不仅要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当好服务群众的‘先行兵’,还要当好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头羊’,做好乡村绿化规划者,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管护,引导社会参与管护。”当天,党员干部们参观了黄布沙村乡村振兴、绿化示范点建设情况,并在附近植树点种下了一片“先锋林”。
党建引领,“一盘棋”凝聚爱绿共识。2024年鼎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鼎湖。当前,鼎湖正坚持重点突破与系统推进相结合,大力实施绿美鼎湖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加快实现绿美鼎湖生态建设“十大愿景”,奋力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鼎湖区把绿美鼎湖生态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纷纷带头参与乡村绿化工作,开展各类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引导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爱林护林。
为紧抓3月植树黄金期,鼎湖区委组织部印发《肇庆市鼎湖区开展“人人参与绿美鼎湖”植树活动工作方案》,全区各地掀起全民争当绿美鼎湖生态建设参与者的热潮。
鼎湖城区一景。 通讯员 赖超 摄
截至目前,鼎湖区各单位2024年举行了210余场各类植树活动。例如3月12日,鼎湖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全区各部门、镇街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种植宫粉紫荆、广州樱、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等花木共计2746株,厚植生态底色;再如4月16日,在凤凰镇进行的“我为家乡种棵树”肇庆市2024年县镇村绿化全民行动活动鼎湖分会场,鼎湖区、镇、村领导干部与村民群众合力,为新凤村湿地公园种下黄花风铃木等新树苗。
凤凰镇政府工作人员莫婉晖表示,新凤村作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走深走实。
越来越多人行动起来,趁着好春光,“植”此青绿。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鼎湖区组织政企携手推进乡村绿化工作,153个各类企业、协会和机构与7个镇(街道)56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凝聚社会力量共谱绿美鼎湖新篇章。鼎湖区个人、企业、团体纷纷认捐,为绿美鼎湖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散布于全区各地的“先锋林”“人大林”“同心林”“清风林”“教育林”“青年林”“巾帼林”“工会林”等主题林,正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为鼎湖增添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全面落实林长制,构建和谐共生新局面
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树参天,绿意盎然,珍稀物种赤腹松鼠、厚嘴绿鸠等一批珍稀物种成了这里的“山大王”……
每一抹绿色都来之不易,只有守住了绿水青山,才有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今年以来,鼎湖区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管护利用,充分发挥鼎湖山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合作共建“鼎湖山生态文明示范区”,配合市加快建设广东(肇庆)植物园并争取纳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聚焦增量添绿带动森林质量提升,鼎湖区全面落实林长制,深入开展林分优化、林相改造,以“林长+”治理模式做好森林抚育管护,同步抓好古树名木管理、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打造更优美、更稳定的森林生态景观,守好鼎湖森林家业家当。
与此同时,鼎湖区还不断加快建设高品质城乡绿化体系,大力实施城市公园扩绿增色添彩,加快推进砚阳湖公园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建设,推动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创建,推进城乡一体绿美提升。
延续“绿色文脉”,推动绿美古树乡村建设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史书,见证村落发展,留住村民记忆,寄托游子乡愁。
蕉园古树林。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赖超 摄
在被誉为“岭南古树第一村”的坑口街道蕉园村里,归家的游子立于百年古树旁,倾听老人讲述“拾人面子果,沾长寿彩头”民俗。“在我小时候,它就这般大。我外出打工娶妻生子回家时,它还是一般无二。”游子梁志忠向妻子介绍着村中的古树,回忆着自己与古树的点滴。
因地制宜建设古树公园,推动绿美古树乡村建设,让更多像梁志忠这样的游子能觅得自己的乡愁记忆,传承“绿色文脉”,是鼎湖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推进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工作,鼎湖区编制《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蕉园村绿美古树乡村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完成了古树公园、绿美家园、绿美古树乡村廊道、“四旁”绿化等建设内容,有效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在留住“绿色乡愁”的同时带动乡村环境提升,实现“古树美、庭院美、村庄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五美”乡村生活愿景。
鼎湖区还通过开展古树大树名木调查,按照“一树一档”对全区180株古树名木建立信息档案,加强监测,保障古树名木日常养护,并适时开展复壮和防治工作,维持古树良好生长态势。其中,蕉园村人面子古树群入选肇庆最美古树群,蕉园村更是被评为“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成为绿美鼎湖的“绿色文化”标签。
拓展绿色经济,以“含绿量”赋能“含金量”
沙浦镇桃二村种植着宫粉紫荆、紫薇、黄花风铃木、桂花、桑树等树种共3500多棵,“春摘桑葚、夏赏花海、秋收稻谷、冬藏希望”的四季蓝图在此渐渐铺开。
沙浦镇植树现场。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赖超 摄
为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桃二村党支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文旅发展新模式,借鉴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在稻田边遍插桑葚、桂花幼苗,在主干道旁种上黄花风铃木,并计划在稻田附近利用村集体空地搭建游客活动中心。桃二村党支部书记程健森对此充满期待:“等花全开了,对面砚洲岛飞机上的游客看到了都想下来走一走。”
巧用绿色生态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鼎湖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近年来,鼎湖区持续用好“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水产养殖、高端食品饮料等绿色产业,激活旅游市场,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拓展绿色经济,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去年,鼎湖区举办了首届肇庆鼎湖百里徒步活动、首届肇庆鼎湖百公里骑行嘉年华暨“环广东·肇庆站”活动、第一届广东省肇庆·砚阳湖轮滑马拉松赛等多场大型文体活动,让旅游市场呈现持续火热态势。鼎湖区还持续厚植农业发展新动能,发挥省级水产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接下来,鼎湖区将积极推动“文旅+休闲”升级,打好“文旅+体育”组合拳,促进“文旅+农业”深度融合,搭建“民宿+”生态圈,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农业集约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以绿美资源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态画卷,为鼎湖高质量发展,插上绿色腾飞之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