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映霖 特约记者 黎蓥莹 通讯员 赖楚欣
图/西江日报通讯员 杨振兴(署名除外)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近年来,四会坚持把乡贤工作与“百千万工程”相结合,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厚植乡梓情怀,不断激发乡贤力量,动员乡贤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工作,在招商引资、基层治理、公益慈善、乡风文明等领域发挥参谋助手、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
在四会市委、市政府的动员下,越来越多的四会乡贤返乡参与家乡建设,支持家乡发展。乡情因此越聚越浓,四会的发展道路也越走越宽。5月18日,四会召开“四会星乡贤·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大会,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来自五湖四海的四会乡贤、扎根四会拼搏的企业家等约300人齐聚一堂,共同叙乡情、谈商机、谋发展。
激发乡情,动员乡贤支持家乡建设
在协鑫年产20GW逆变器生产基地项目现场,乡贤们仔细聆听了解四会近年聚焦新能源领域发展引进的大型龙头企业项目;在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企业工作人员向乡贤们展示其如何进行现代化数字化生产;在大沙镇的元心村,乡贤们实地感受家乡农村建设新风貌,围坐村庄花园内共话家乡之变,畅谈农村建设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为让久别家乡的乡贤进一步了解四会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情况,“四会星乡贤·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当天,四会组织一行人前往产业项目现场及乡村实地走访,感知家乡发展新面貌,寻找返乡发展的新机遇。在大会现场,四会新签约33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00.15亿元,涵盖制造业、文旅融合、现代农业、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邀乡贤一同感受四会未来发展的希望。
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明于2009年来到四会下茆镇创业。14年来,四会富仕逐渐壮大发展,企业由起初7人初创团队扩至如今1700多人,不少外地员工也选择在四会安家置业。刘天明作为“新四会人”,一路见证了四会的发展,眼看着以前偏僻落后的村镇向城镇化的转变。
“乡贤大会将在五湖四海奔波打拼的四会人凝聚起来,也让我们在四会发展的企业家与他们联系起来,共同探寻合作机会,促进四会发展。”刘天明表示,中国人讲究乡情,也就是叶落归根,相信在外创业的四会人回来看到家乡发展后,更能产生助家乡建设的意愿。依托乡贤引进更多项目、引进更多人才扎根落户,将有利于推动四会的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
近年来,四会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成功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县、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并在省“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
2023年,四会全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9.15亿元,全域规上工业总产值2150.08亿元,占肇庆全市的46.7%。同时,新引进缅格拉玉石交易中心,推动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克长期以来缺乏玉石原料交易场的“卡脖子”难题;成功创建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沙糖桔全国创业创新园区,实现产业综合产值达20多亿元,全四会12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会乡贤、企业家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四会市主要领导在乡贤大会上还进一步呼吁广大乡贤了解家乡的发展机遇,积极助力家乡“百千万工程”,在投资兴业时把家乡作为首选,推动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乡,一如既往支持四会社会事业发展。
善用“贤”能为四会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向广大四会乡贤发出倡议:投资兴业、牵线搭桥,争当产业振兴的推动者……”大会上,奥运冠军、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党委书记冼东妹等多位四会乡贤代表带头宣读《四会乡贤共助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以铿锵之声号召五湖四海的四会乡贤施展才干、反哺家乡。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四会坚持用好乡贤资源、积极发挥乡贤力量,并把乡贤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驱动,围绕落实“制造业当家”行动,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等重大机遇,发挥乡贤专业优势和人脉资源,定向重点城市、高新项目招商,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期间,四会积极前往索菲亚公司、广东省四会商会、国耀公司等乡贤所在单位进行交流走访,并依托其牵线搭桥,有效消除优质项目信息差,先后开展精准招商活动10余场。2023年以来,四会以“肇庆星乡贤”系列行动和落实肇庆市“制造业当家”行动为契机,协调资源、工信、税务、金融、园区等部门落实政策支持,为乡贤投资家乡提供更优服务保障,共促成11个乡贤项目落地四会。目前,四会有在谈项目12个,类型包括先进装备、金属加工、食品饮料预制菜等,为四会县域经济壮大带来更多可能。
不仅如此,近年来四会各乡镇还相继涌现不少由乡贤返乡投资、依托本地资源打造优质农业产业项目。如在地豆镇,乡贤吴观南回乡投资,将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水车村的樱花谷打造成为集乡村休闲、养生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樱花休闲旅游度假区;龙甫镇乡贤林雄等人返乡成立四会市渔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互补”新模式农业项目;大沙镇乡贤马国斌、宁志杰等人做大做强大沙镇特色水产养殖业,助力大沙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和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一位位乡贤返乡创业投资,扎根农村建设农村,为四会的乡村振兴也增添更多动能。
17岁便外出打拼,扎根深圳创业约30年的四会乡贤丁志文,现任深圳市盈创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四会商会会长。他告诉记者,外出打拼多年,每次返乡都感叹于家乡的变化之大,于是他也想尽己所能为家乡做贡献。自2014年广东省四会商会成立来,他们每年都会动员会员捐资回馈家乡,并持续推介优质企业来四会投资。当前,商会还计划在四会投资建设一栋广东省四会商会大厦,同时也作为人才中心投入使用,为四会广纳贤才,帮助四会企业壮大,助力四会发展。“四会是全国百强县,我为能生于此、长于此而感到无比荣幸。同时作为四会人,我也有责任与担当去支持家乡发展!”丁志文说。
多方支持优化乡贤回乡发展环境
自四会发起助力“百千万工程”公益行动和乡村振兴倡议以来,广大乡贤纷纷踊跃捐款、奉献爱心,为家乡累计捐资超6000万元。为此,大会当天举行了捐资及回赠爱心捐资牌匾仪式。
浓浓桑梓情,乡贤助乡兴。近年来,四会乡贤始终积极响应号召,围绕家乡发展所需,出钱出力反哺家乡。如四会各镇街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之时,广泛号召返乡乡贤投身绿美四会生态建设,助力美丽宜居村建设,累计走访发动乡贤581人,筹措社会资金151.41万元,收到乡贤捐助奇楠沉香、金丝楠木、罗汉松等名贵树苗各1万棵,为四会各镇各村增添抹抹新绿。
在江谷镇,乡贤曾国森积极为江谷文旅发展建言献策,并策划、捐资助力编写《江谷志》,带领发动宗亲乡贤投身家乡建设,并个人捐资30多万元助力家乡新屋村曾氏宗祠修缮;在地豆镇,乡贤累计捐赠善款160多万元,支持镇内慈善会奖励优秀中小学生、优秀教师、高考本科新生528人次,助学贫困生78人次;下茆镇乡贤出资60多万元为家乡建造文化室,捐献空调、音响、投影等设备,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贤是建设美好四会的参与者、实践者。为充分凝聚乡贤力量,四会坚持把党委政府所能、乡贤人才所想、家乡发展所需深度结合起来,积极把握乡贤工作导向,营造见贤思齐社会氛围,同时提供全面发展支撑,优化乡贤回归发展环境,强化参政议政保障,畅通乡贤诉求表达渠道。
一方面,四会积极打造乡贤文化宣传阵地,对乡贤先进事迹、善行义举,通过官方报道、评优表彰、专题展览、载入方志、宗祠登榜等方式开展全方位褒扬激励,更好展示乡贤风采、弘扬乡贤文化、延续乡贤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做到彰其德行。
另一方面,四会把乡贤事务纳入四会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牵头成立四会市乡贤人才联络服务工作委员会,依托四会工商联、广东省四会商会等,建成乡贤服务平台10余个,充分发挥渠道资源优势,为四会乡贤回乡干事创业、交流合作、项目信息互通提供支持。
同时,四会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商会成立基层党组织10余个,实施四套班子联系乡贤人才机制,并且依法推荐、选举、吸收来自各个领域的3名乡贤担任肇庆市政协委员,23名乡贤担任四会市人大代表、45名乡贤担任四会市政协委员,73名新乡贤企业家担任四会市工商联执委,通过四套班子领导联络,党员代表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等方式畅通乡贤表达途径。通过精准的反馈办理机制,近一年四会累计办理乡贤、企业家提案建议70余条,吸收采纳建议12个,帮助解决问题50个,实实在在做到乡贤有呼声,家乡有回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