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赖小琴
“科教走廊的人才输出,可以为肇庆高新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更是为园区主导特色产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有利于增强园区创新发展新优势,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蓄势赋能。”4月1日,在肇庆市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高校校长“大旺行”活动中,肇庆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来自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肇庆市高鼎端科教走廊院校共14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就加快北岭科教城建设、聚力探索科教走廊与肇庆高新区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并成立肇庆市产教联盟暨高校联盟。
发展新质生产力,肇庆高新区有哪些优势?科教走廊的打造,又将为其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促进作用?这场活动给出了答案。
产学研资源丰富
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
当天参加活动的各高校领导、专家教授先后参观肇庆高新区科学园展览中心、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肇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各重点企业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及选用标准等情况,并就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初步交流对接,促进校企双方在观念、要素、价值、利益、文化、组织六个维度进一步融合,搭建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的桥梁。
肇庆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兴旺发达、创新要素密集、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让专家学者们看好这片热土。
作为肇庆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肇庆高新区企业集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7家,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智能汽车、新型储能产业为主导,以家居建材、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汇集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理士电源、唯品会、现代筑美、大华农等行业明星企业。
目前,肇庆高新区已建成孵化器6家(其中国家级3家),建设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6家(其中省级3家),省级以上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78家,获批建设全省地级市中首个博士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建设博士、博士后平台36家,占比超全市三分之一。近年来,该区已引进国内外院士及长江学者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或人才团队)近150名(个),人才总量超5万名。
当前正谋划建设的北岭科教城是肇庆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核心区,目标是建设成为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国际科技创新的新载体。这与正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肇庆高新区高度契合。
当天,科教走廊相关高校分别与肇庆高新区有关部门、企业及研发机构就校企合作、科研等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大旺文化史志》课题研究、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医教协同合作暨南药植物科普基地建设、精密智能设备制造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等12个项目均完成签约。
发布专业调研报告
指引高质量发展方向
规划建设中的肇庆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是肇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都市圈发展的重大平台,是肇庆市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是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科教走廊“一核两轴三轮六区多点”总体空间格局的重要一环,肇庆高新区率先行动,大力推进校地产教深度融合,并邀请专业机构深入肇庆高新区和北岭科教城开展调研,赴福建厦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学习考察,并对广州和外省部分先进高新区、科教城进行分析研究,在活动当天发布《肇庆高新区依托高鼎端科教走廊促进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报告》,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引方向。
该份报告指出,肇庆高新区依托科教走廊联动发展具备良好基础条件,主要体现为近年来创新高地建设、产业高地建设、人才高地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北岭科教城的深化谋划发展也取得了新成效。但需要重视的是,在联动发展制度、产教协同育人体系、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平台、非营利性民办院校发展、高新区功能配套等方面,该区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报告建议,肇庆高新区和北岭科教城应联动协同、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应用型导向,在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中打造成为产教融合的创新之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地和科教创新人才向往的集聚地。报告就此给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建议。
出台协同创新措施
打造融湾“先行区”
今年年初,肇庆高新区就提出要抢抓科教走廊规划建设的契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教、科教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此次的主题研讨活动中,肇庆高新区发布了《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将着力加快肇庆高新区产业创新资源与科教走廊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化整合,助力肇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肇庆市高鼎端科教走廊融湾的“先行区”。
这十条措施,包括实施科技创新券补助、实施科技服务机构奖补、实施“博士经纪人”制度、加强与高校开展柔性招才引智、加大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本地高(职技)校毕业生留肇就业、支持本地高(职技)校毕业生顶岗跟岗实习、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保障、加大技能人才培育提升、加强高(职技)校毕业生安居保障,皆是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实实在在的扶持。
肇庆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肇庆高新区将加速集聚高端研发机构、汇聚高端创新人才、吸引金融资源,协同五区加快推进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建设,使其成为在全球有竞争力、在全国有示范性、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美誉度、在肇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