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海陆空”机械齐上阵 封开春耕春播跑出“加速度”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永龙 通讯员 黄瑛居

3月29日,封开县2024年促春耕春播保粮食安全暨春季红火蚁防控现场会在该县河儿口镇西山村高标准示范农田基地举行,大型拖拉机、耕地起垄机在田里往来穿梭,将田地整理好;插秧机在整好的田里来回“奔跑”,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填满了田野;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向田里的秧苗施肥,“海陆空”式智慧农业在田间跑出春耕春播“加速度”。据悉,目前封开县早造水稻已完成插播秧9.27万亩,预计4月10日前完成早造插秧任务。

封开县农机总站副站长陈道池告诉记者,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封开的春耕工作较往年稍有延迟。为了追赶进度,确保春耕工作顺利开展,与去年相比,封开今年在春耕春播中增加投入大中型拖拉机17台、插秧机4台、旋耕机26台、植保无人机9台。截至3月29日,该县在春耕春播生产中累计投入农机总动力16.168万千瓦、耕整地机械8946台(套)、配套农机具4243台(套)。

据了解,近年来,封开县“海陆空”式智慧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户负担,还提升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用机器犁地翻土效率是人工的50倍,一台中型拖拉机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2亩地犁地翻土整理作业。采用这样的生产模式,还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在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方面,目前我们也已经在南丰、金装、渔涝等乡镇形成连片的稻蔬轮作基地。”封开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水稻耕种、收割机械化综合率已达到81.58%。

为了鼓励乡镇现代化农业发展,封开推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农机购机补贴等优惠政策,极大刺激了种粮大户开展机械化生产的热情。种粮大户何灶家表示,2018年他的农田水稻生产还未实现机械化,当时亩产仅为400斤干谷,开展机械化生产后,2022年亩产超过800斤干谷,2023年亩产更是达到900斤干谷。目前,何灶家的合作社拥有水稻种植飞播、飞防无人机3部,犁耙田中型拖拉机3辆,插秧机与收割机各2台。“2023年晚造水稻收割后,我们还在稻田种植莴笋,实施稻蔬轮作,亩产达8000斤,提高了农田附加值,见证了农业机械化为‘禾下乘凉梦’带来的喜人业绩。”何灶家说。

封开县供销万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德杰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助力封开县春耕春播跑出“加速度”,今年该公司改变以往单一的病虫害防治、统配统施业务模式,创新推出“168”模式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以村集体为单位,耕、种、管、收、加、销6大环节统一服务,小田并大田,为农民群众降低种植成本,增加集体经济社收入,促进农户增收。目前,该公司已在长安镇今宝村、金装镇新圩村和水石村、南丰镇汶塘村等村建立了示范基地。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