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映霖 通讯员 郑舒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民营经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四会大沙,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宇新材料”)正通过锻造自身硬技术、引才助力等,不断向“新”发展,为四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动能。
聚焦关键锻造硬技术
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印制电路板,广泛用于手机、电脑、汽车、移动通信及工业控制电子等领域。而中高端特种树脂作为覆铜板关键原材料,其制备和量产技术多年来都主要掌握在外企手中。
本着助力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的初心,2015年同宇新材料落户大沙镇,聚焦无铅无卤覆铜板适用的电子树脂领域研究发展,不仅打破了国际领先企业的垄断,还持续提升高性能电子树脂的国产化率,在高频高速覆铜板用电子树脂领域,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同宇新材料快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中高端覆铜板特种树脂制造商,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电子级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精特性“小巨人”企业、省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还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人才赋能向“新”前行
“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在同宇新材料董事长、总经理张驰看来,人才是实现从“卡脖子”技术攻关到先进科技转化落地的关键。与此同时,这一路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真情实意的人才服务、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才打造了如今同宇新材料人才聚集的强磁场。
张驰进一步表示,同宇新材料还将探索更多招贤引士的创新模式,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人才揭榜”的创新模式,吸引更多海内外的高级人才来四会发展。
目前,同宇新材料共有3名博士、4名硕士,5位高工,还有不少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毕业的“高精尖”人才。其中,有2人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
也正是各类人才的汇聚,为企业带来了科技成果的产出。自同宇新材料成立以来,共申请发明专利21件,其中10件已获授权,人才、科技、产业“动态耦合”效应正在同宇新材料不断凸显。
“抱团”向“新”促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5G/6G的不断发展,通信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产品释放新需求,在现有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对材料、电子树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而言,创新已不再是“可选题”,而是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答题”。
为此,同宇新材料也正加紧规划未来产品路线,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以求缩短高频高速特种树脂、芯片封装树脂等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与此同时,同宇新材料还紧跟供应链本土化节奏,推动以“抱团”形式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本地,形成规模效应,打造产业链集群。
同宇新材料作为四会优质企业的代表,是大沙镇推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缩影。2024年,大沙镇将继续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技”为关键,推动科技创新不松劲,以“人”为根本,厚植人才沃土不懈怠,以“新”为指引,锚定产业升级不动摇,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不断跑出“大沙加速度”,为四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大沙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