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黄瑛居
近日,通过闲置农村教学点升级改造的封开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这是封开县盘活闲置农村教学点的又一亮点。
近年来,因生源减少、布局调整等原因,封开县部分农村教学点被闲置。该县采取分类处置、因地制宜,按各镇、村需求,通过改造成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乡村振兴车间、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研学基地、拆迁户暂时安置点、低保户发展养殖点、重大项目工人临时居住点等形式盘活资源,让闲置农村教学点闪亮出圈,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学习情境
封开县河儿口镇中心小学西村小学教学点是一所闲置学校,该校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内有1幢2层8间共720平方米的教学楼。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2023年11月该县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封开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于2024年1月投入使用。
目前,该基地拥有农耕文化室2间,教师办公室、劳动教室、接待室各1间和占地100亩的校外农场,珍藏有封开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物件135件,可满足周边学校近3000名中小学生免费参与各种农作物种植、农事管理、劳动工具使用等劳动实践活动的需求,给学生们创造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河儿口镇中小学校长伍尚泉表示,该闲置教学点不仅改造成为封开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且还成为封开县第一个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生产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场所,开设有农类种植、手工制作、烹饪制作等不同劳动项目的课程共10多门。
2024年寒假前夕,河儿口镇中心小学组织了200多名小学生参加挖菜苗、耕菜地、种菜苗、浇水等蔬菜种植环节,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起到了以劳树德、以劳促学、以劳润心、以劳益美的育人效果。
封开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推广河儿口镇中心小学西村小学教学点做法,把条件成熟的教学点升级改造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改造成党群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
封开县长岗镇中心小学龙腾教学点位于长岗镇马欧村,随着教学点学生人数减少,于2018年9月停办。经与政府协调,龙腾教学点转由马欧村委会改造成党群服务中心。教学点2021年10开始装修,次年9月投入使用,完善配置各功能室,充分发挥闲置教学点效能。马欧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谢柱泉告诉记者,原村委会办公楼残旧不堪,交通也不便利,给村民办事造成极大不方便,现在将闲置教学点改造成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而且还方便了群众办事,真是一举两得!
目前,封开县有杏花镇东和、南丰镇利水、河儿口镇香车等18个教学点改造成为村党群服务中心。
改建乡村振兴车间助农民增收
步入封开县河儿口镇扶学村巧艺玩具厂,一幢2层新楼房映入眼帘。村党支部书记梁民才介绍,河儿口镇中心小学文锋教学点撤并后,因无人管理,校舍杂草丛生、大楼外墙时有脱落。为确保村集体财产不受损失,2023年10月13日,扶学村委会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文锋教学点用于扶学村委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并吸引巧艺玩具厂在此投资。巧艺玩具厂经理丁学福说,厂房于2023年5月开始动工,10月1日投入生产。今后还将二楼进行改造成车间,带动将近100人就业,工人平均月薪3500元。
梁民才说,将撤并后的文锋教学点改造成乡村振兴车间,不仅为村集体每年增加了3万元收入,为改善人居环境等民生建设注入更多“活水”,而且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其收入。
目前,封开县有等5个闲置农村教学点改造成为乡村振兴车间。
建设长者饭堂,提升留守老人幸福感
封开县杏花镇三礼村邻近德庆县,全村常住村民约4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380多人。由于远离圩镇,生活条件不够便利,村内老人很多都过着“一人一狗几只鸡,开门见山无言语”的生活。
经多方协调及筹备,2023年9月下旬,三礼村利用撤并后的闲置教学点,开设了三礼村长者饭堂,通过村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乡贤出一点、社会爱心人士出一点的“四个一点”模式经营长者饭堂提升留守老人幸福感。
2023年重阳节,3家爱心企业为该长者饭堂捐款,粤宏康农业有限公司每月为长者饭堂赠送鸡蛋,乡贤和爱心群众还自发筹资金近3万元助力长者饭堂运营。三礼村长者饭堂不仅解决留守老人就餐难问题,还成为了宣传党的政策、村民联系邻里情感、参事议事的阵地,实现了“小食堂”撬动“大治理”。目前,封开县有等3个闲置教学点改造成为长者饭堂。
据了解,截至2023年9月封开县撤并了57个教学点,目前已全部盘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