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为诉源治理做加法 给矛盾纠纷做减法——封开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渔涝法庭法官送法下乡。

渔涝法庭法官送法下乡。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冼颖

人民法庭处于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封开法院深入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人民法庭为支点,融合政府、基层组织等多方力量,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效果。

2023年,封开辖区的两个法庭——渔涝法庭和南丰法庭诉前调解纠纷424件,成功化解255件,新收案件数同比下降17.3%。

能动司法+纵深联动,为矛盾纠纷减量

近日,在封开县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县民政局、镇政府、村委会与封开法院刑庭、南丰法庭等多个部门单位一同商议被告人邓某服刑期间孩子的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孩子可能面临无人照看的难题。

“很多时候,法官不能只盯着个案本身,还要看到案件背后的事情,以及案件可能引起的其他矛盾纠纷。”封开法院副院长梁达明说,“这就需要我们做实能动司法,通过‘1+6+N’体系,多方联动解决问题。”

据悉,封开法院积极融入“1+6+N”社会治理体系,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前端预防治理、中端多元解纷、后端诉讼终结”分层过滤解纷模式,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工作中,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联合排查研判、联动化解纠纷等方式共同将纠纷化解在源头。

2023年10月24至25日,分片区诉源治理工作会议在两个法庭召开。封开法院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对辖区近两年来受理的案件数量、类型、特点、矛盾规律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座谈、发出司法建议等多种形式,对类案高发的纠纷类型、特点、趋势进行风险研判和预警,提出源头治理思路,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进一步降低万人成讼率。

多元解纷+智慧诉服,为纠纷化解提速

2023年12月18日,渔涝法庭庭长冯培彬线上对一宗诉前调解成功的民间借贷纠纷进行司法确认。15分钟后,司法确认完成,冯培彬又打开调解室另外一个屏幕,准备与罗董镇某行政村进行会议连线。

“卢女士,请问你们能听清我说话吗?”信号一接通,冯培彬就卢女士判后答疑的诉求进行回应,“听村委会说,你对本案的判决仍有疑问,今天我们就判决结果进行线上释法答疑,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里向我提问。”

经过半小时的线上答疑,卢女士脸上的愁容也渐渐舒展开,“谢谢法官,听您这么解释我就明白了,对判决结果我没有异议了”。

冯培彬告诉记者:“封开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很多,留在村里的又大多是诉讼能力相对较低的老人,因此如何方便他们参与诉讼,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司法服务是法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辖区面积大、山区多,条带状分布等地理特征,封开法院以人民法庭为触角,织密便民诉讼服务网络,两个法庭均已实现“数字审判”,并在长岗镇、杏花镇的综治中心分别设置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站司法服务智慧屏,实现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司法确认、在线庭审等功能“一站式”办理。

渔涝法庭、南丰法庭还与辖区所有综治中心、大村(居)委会实现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全覆盖,形成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以各乡镇村为辐射、以视频会议系统为纽带的便民诉讼服务网络,满足群众线上调解、咨询服务等需求,搭建起老百姓家门口的“司法服务链”。

示范裁判+司法建议,为社会治理增效

“既然法院都这样判了,刚才法官也解释得那么明白了,那我们也统一一下意见,大家按这个标准向开发商索赔违约金吧。”业主代表们听完二审的判后释法纷纷讨论起来。对于如何与开发商计算违约金,大家也达成基本共识。

这是一批房地产逾期交楼违约责任赔偿纠纷。去年8月,南丰镇某小区的业主陆续到南丰法庭立案。这批纠纷的涉及面广,既涉及众多业主的民生权益,又涉及企业的生存问题,更与辖区规划和发展息息相关。南丰法庭庭长黎英见状,立即向当地党委汇报该情况。

案涉小区还有大部分业主处于观望态度,随时可能提起诉讼。因此,黎英采取了示范裁判的方式,从中选取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作为样本作出判决,通过公开示范判决的方式,帮助其他业主对裁判结果建立直观预期,引导业主与开发商达成和解,避免大量同质案件涌入法院,也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无独有偶,南丰法庭在审理一宗省际边界居民涉养殖牛返还原物纠纷时,法官发现牛只等大型动物因缺少身份标识,丢失后难以确定失主。就此,封开法院联合广西苍梧法院同步向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发出司法建议,规范动物养殖,加强边界联调,共同探究省际边界基层治理协调难、治理难、融合难的深层次问题,携手共建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粤桂一家亲·省际睦邻廊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