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在四会市大沙镇中心长者饭堂富溪村助餐点领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孙捷 通讯员 罗敬盛
为不断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推动解决居家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等急难愁盼,近年来,肇庆大力推进长者饭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1家长者饭堂投入运营,实现了镇街全覆盖,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普惠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多元参与,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
“我经常到这里来吃饭,既方便又能跟一群好姐妹聊天,每天热热闹闹的,好开心。”2023年12月26日,记者来到高要区禄步镇圩镇社区长者饭堂时,83岁的陈金正与好友在吃饭唠嗑,享受着惬意的养老时光。
这是肇庆大力推进长者饭堂建设,让老年人解决“小饭碗”问题的有效体现。“圩镇社区长者饭堂是禄步镇首家长者饭堂,由圩镇居委会进行日常运营。”禄步镇副镇长刘嘉敏介绍,近两年,圩镇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对长者饭堂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23年11月29日,历经多月调研和协调,在禄步镇政府的主导下,圩镇社区长者饭堂正式运营,以政府补贴的方式,按照“一大荤一小荤一青菜一汤一饭”的标准,为符合标准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补助后,低保、特困以及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元一餐,其他60岁以上的老年人7元一餐。
为方便老年人就餐,圩镇居委会聘请了专职工作人员,并招募社区志愿者,共同对长者饭堂进行日常服务。该饭堂还配套了保温设备,以让到场就餐的老年人每天能吃上“暖心饭”。
有别于圩镇社区长者饭堂由居委会运营的是,我市还有部分长者饭堂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引进热心企业等餐饮机构,形成相对稳定、健康发展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如端州区城东街道柳园社区长者饭堂引进东方亮公司运营,采取自建厨房供给模式,致力让老年人在热乎的饭菜中吃出幸福味道。
延伸功能,探索实施送餐上门
为方便行动不便老年人就餐,四会市大沙镇、肇庆高新区等地长者饭堂创新服务模式,建立起“中心长者饭堂+村居助餐点+入户”三级配送链,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让利、发动志愿者参与等方式,为高龄、病残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2023年12月25日,记者驱车到达四会大沙镇富溪村的助餐点时,四十余名村民正有序排队取餐。57岁的刘三女是该村村民,也是助餐点一名志愿者。每天上午11点许,她与其他志愿者一同来到助餐点,从配餐企业人员手中接过装有饭菜的保温箱,统计餐量、派发给村民、登记入册,再将部分午餐送至行动不便者家中,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大沙镇副镇长张圣介绍,2023年12月18日,大沙镇中心长者饭堂投入运营,与辖区标准化供餐公司汇立源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中央厨房”配餐助餐的模式,为有需要的老年人供餐。
“大沙镇共有16个村(社区),分布范围较广,高龄及病残等行动不便老年人较多。”张圣告诉记者,为满足高龄及病残老年人就餐需求,该镇创新实施午餐配送服务,即以中心长者饭堂为主阵地,以富溪村为试点,设立村级助餐点。通过政府主导、村委联动、企业配送、志愿者出力等方式,将午餐送至老年人“家门口”。
65岁的欧丽苹是富溪村一名行动不便老人。谈及该镇推出的送餐服务,她感动不已,“原本13元一份的午餐,政府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补贴5至7元,企业让利2元,乡贤捐资减了2元,最后我们只需交2至4元,就能吃上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欧丽苹笑呵呵地说,“这些饭菜还能送到村里,为我们这些老年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据悉,除了四会市大沙镇外,我市其他县(市、区)同样探索推出了送餐服务。如肇庆高新区充分调动辖区社工、义工等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了“长者饭”送餐团队,为行动不便、8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完善网络,实现镇街全覆盖
据了解,近年来,市民政局持续推进长者饭堂建设,逐渐构建起覆盖全镇街的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李军介绍,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2018年7月,我市试点开设长者饭堂。同时,强化资金支持,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政府补贴一点,集体添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助一点”等办法,为全市60岁及以上老人提供方便普惠的助餐服务。
为构建全覆盖的助餐服务网络,2023年9月,《肇庆市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根据《方案》,2023年底,全市乡镇(街道)实现中心长者饭堂100%全覆盖,村(社区)长者饭堂按需推进;到2025年底,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均衡发展、满足需求、功能完善、精准高效、共建共享的“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长者饭堂已由2023年年初的21家增长到131家,涉及镇街105个,实现100%全覆盖的目标,不断满足着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