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鼎湖区沙埔镇黄布沙村,香蕉林生机勃勃。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高静 金婧 通讯员 黄燕芳
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是西江流域的一座江心小岛,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素有“肇庆香蕉第一村”的美誉。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沙浦镇黄布沙村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全域创建中国农业公园为契机,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两工两农”示范建设,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面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打造出一道田园好“丰”景。
打响香蕉招牌,香甜送四方
“香蕉一年两季上市,分为中秋前后、春节前。现在已开始采摘了,一直延续到明年3月。”黄布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锦波介绍,一扎蕉有40斤至50斤,要趁着香蕉皮尚绿时采下,放置一周便慢慢成熟了。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味道。紧抓沙浦镇全域创建中国农业公园契机,黄布沙村大力发展香蕉种植业,建立香蕉特色种植基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目前,该村香蕉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量达4200吨,主要销往珠三角及四川等地。除了香蕉,粉糯香甜的苹果蕉也是黄布沙村的招牌特产。今年,该村还与市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合作,签订联学共建协议,成功试种了红香蕉。
为打响“土特产”招牌,该村还积极整合零散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建设生态采摘园,依托肇庆市农科所技术支持,指导村民以间隔轮作、多样化种植的方式提高香蕉等瓜果产量,提升了土地经济效益。
“农文旅”深度融合,引客入乡村
“包公掷砚成洲,所包黄布形成黄布沙岛。”这关于是黄布沙村来历一直广为流传的传说,其周边既有革命纪念碑、农会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又有农事体验基地、天湖鹭鸟生态村等旅游资源。
风景别致,文化独特,乡愁浓郁,如何吃上“旅游饭”?沙浦镇党委、政府强化统筹引领,瞄准发展定位,积极争取各类创建资金,通过完善黄布沙村旅游配套设施,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正在创建3A景区,前期已经完成了环岛6公里骑行道硬底化,配备一批观光车。现在我们正在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自行车驿站,到时候大家可以来黄布沙村骑自行车、住特色民宿、采摘新鲜瓜果,一起来沙浦享受‘向往的生活’!”一途鹅文化旅游(肇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园园表示,后期黄布沙村的游乐项目将会更加丰富,希望在“农文旅”的带动下,把黄布沙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市民周末的小院子”。
“想你的风吹到了黄布沙”等特色路牌竖起来,玉米、茄子等巨型玩偶迎宾,黄布沙村正在成为沙浦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该村正全力推进特色旅游村建设,结合民宿项目,对村内部分道路进行整治提升,结合农耕文化、包公廉洁文化对农房外立面进行美化,不断提升农村风貌。
立足产业、生态、文化资源禀赋,黄布沙村还全力推进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完成河道、沟渠清淤清杂,在村道巷道种植花草,并鼓励村民绿化美化庭院及房前屋后,提高乡村颜值。排污管设施、村道巷道、照明设施、党建小公园等一批基础设施也得到完善。目前,该村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等称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