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董镇正在建设的万亩南药产业园。西江日报记者 梁子伟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苏金生 温天群 李纯 林琳 通讯员 黄瑛居
“让农民把土地出租,跟要了他们命似的!”封开县罗董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陈锐清看着面前漫山遍野的五指毛桃,陷入了回忆——发动农民流转土地不容易。在他面前的,是罗董镇当下正在建设的万亩南药产业园。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山地。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罗董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学促干走深走实,结合“百千万工程”,把主题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聚力建设万亩南药产业园,走出一条产业富民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思路转变办事易
在肇庆,提到封开县罗董镇,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牛肉干好吃”!其实,罗董镇的花生也是一绝,粒小皮薄油香,县里人都偏爱罗董花生油。
在罗董,人们把种植花生的梯田式丘陵地叫作“花生车”。但是“花生车”种植一年后,要种绿豆、红薯、黄烟进行轮作,三年后才能再次种植花生。费时费功夫,附加值不高,年轻劳动力流出……
如何解决村民把“花生车”丢荒弃耕难题,让连片大面积流转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益?
为说服村民将“花生车”流转复耕,陈锐清从去年国庆节后一直进村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有时甚至连夜召开村小组会议,最终得到大多数村民支持和拥护。
“我们得告诉村民为什么要种,为什么要大规模种,种下去保收不保收,能不能赚钱等等,这些都是很实在的问题。”
陈锐清谦虚地说着自己没啥经验,实际上却经常被相邻的几个村委喊去传授工作经验。对于他来说,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既要公开公平公正,又要动心动情动脑筋。“有时候拉着家常就把思想工作做了。”
他本人也第一时间带头流转“花生车”50亩种植牛大力,党员彭杏林也流转家中的“花生车”1.5亩种植南药,还带动两个兄弟共流转5亩“花生车”。
去年11月,封开县农业农村局、罗董镇人民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封开县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五星村委会、广东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约,打造封开县南药产业园一期项目。
陈锐清在“花生车”上写下的乡村振兴故事,是新时代肇庆农业农村战线成千上万基层干部的一个缩影。
万亩产业现雏形
今年种下的这片五指毛桃,明年冬天就会迎来首次收成。对于未来的发展,陈锐清思路非常清晰。
“继续扩种!今年的苗要从广西买回来,八毛钱一棵,花了上百万元。毕竟承包期长达20年,接下来我们打算自己培育种苗,长远来说可以控制成本,也可以保证品质。”
“不过,今年的育苗试验失败了。我们正寻找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指导。”对于陈锐清来说,理论学习落到田间地头,需要摸爬滚打。
好消息是,挨着五星村的寨岗村、红星村等也坐不住了。纷纷参与到土地流转、连片打造行动中。今年11月,南药产业园再进行签约,扩种1500亩。
通过流转撂荒“花生车”,罗董镇以一期项目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整合五星、红星、寨岗等村5000多亩“花生车”,再辐射延伸带动思念、大洞、欧村、罗演等村。
在罗董镇10个村(社区)中种植的牛大力有1000多亩,益智2500亩,沙仁500多亩,肉桂3000多亩。加上目前已经整合的3000多亩五指毛桃产业园种植基地,万亩现代南药产业园雏形已现。
南药产业园的牛大力片区里,广东麦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聘请的村民邓明枚正搬运一袋袋纯羊粪肥料。他介绍,目前正值牛大力除草施肥之际,高峰时期每天有60多名村民在基地开工,每天工资100元。
“以前我夫妇两人打理十亩水稻田,两造一年才挣万把块。现在搞牛大力种植,只要按照公司规划的进度落实田间管理,收成、收购都不是问题。”邓明枚气喘吁吁却抑制不住笑容。
“下一步,我们不断扩大南药种植面积的同时,纵深向南药深加工和南药观光旅游及产研科普等产业链条发展。”罗董镇党委书记谭伟枫介绍。
特色产业路更宽
“封开可期,罗董可期。”封开县有关负责人非常笃定。他表示,对于封开这个山区县来说,“百千万工程”是难得的机会,是重大的利好,“也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要经得起检验,以实干抓抢机遇,谋求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是广东省委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原则,务求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推动全市、全省城乡一体化。
长久以来,罗董镇坐拥的矿山资源,源源不断为封开绿色建材产业供应原料,占据供应量的八成。谭伟枫表示,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他们通过深入调研,对这个传统资源大镇描出了更为精准的“画像”。
“一水两树三山”成为罗董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一水”指的是目前准备签约落地的景田百岁山矿泉水项目,投产后预计前5年累计可创造产值约10亿元;“二树”是封开油栗和南药;“三山”则是大排山、古利山、榄迳矿山三个矿区。
“流连静静的罗董河,你会听见白鹤舞鼓乐悠扬;仰望古利岩石矿场,你会找到点石成金的宝藏。果园花圃山坡牧场,好一派乡村振兴繁华景象。石乡罗董春潮涌,她是你安居乐业好地方……”
离开罗董的时候,记者听着由封开本地音乐人孔祥钦作词、袁巧平作曲、么健演唱的歌曲《祝福罗董》。在动听的歌声中,罗董乡村振兴景象更让人期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