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带着责任和使命,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副主任简永洪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派驻怀集县岗坪镇2年多以来,在帮扶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工作队员大干快干实干,为岗坪的乡村振兴贡献了佛山力量。
作为一名“脱贫攻坚”战线的老兵,简永洪深知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掌握农村实情,了解村民所想,找准发力方向。为了摸清岗坪的底数,他带领队员们走遍了全镇14个村(社区)、2所学校4个教学点、卫生院等,并多次邀请珠三角的优秀团队协助岗坪镇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最终确定了“一产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番薯、莲子、水果等种植为辅,二产以米制品加工(优质大米、岗坪切粉、米制加工产品等)为主,马蹄粉、莲子产品、番薯加工等产业为辅,三产以优质食材与饮食服务、优质农副产品开发和销售为主线,引入优质美食文化,结合本土优秀文化传承打造美丽乡村文旅基地,进一步利用岗坪镇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打造和发展示范产业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总体布局。
乡村要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驻镇伊始,简永洪加强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主动下沉到各村党支部,积极参与组织生活、社会服务、人居环境整治、撂荒地整治等工作,指导基层党支部开展“星级”创建工作,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他坚持以岗坪镇“睦邻廊道建设提升”和“乡村产业发展”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学习,以学促干,积极协助岗坪镇创建肇庆首批、怀集首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镇。
在各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动和岗坪镇党委的支持下,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岗坪镇红星村、太原村、四隆村参加怀集县村级党组织创建工作,经县委组织部评定,红星村、太原村党总支部为“五星”党组织,四隆村党总支部为“四星”党组织。其中太原村立足省际交界区位,以建设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党建品牌为引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太原村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太原村建设省际“睦邻廊道”增进粤桂一家亲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工作中,简永洪与队员们认真细致落实日常走访排查工作,详细了解低收入户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相关情况,重点收集困难家庭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需求,重新梳理制定帮扶政策,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
两年来,简永洪带领工作队筹集各方资源以医疗救济、困难生活救济、助学救济、助危改、民生设施援建等方式共落实民生援助项目150多个,折合援助资金超100万元,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确保当地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推动。简永洪与工作队通力合作,以“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入怀集县禾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村经济社合作,大力发展岗坪优质大米产业,利用5G技术与“智慧农业数据管理平台”,为优质大米产业安装“智慧大脑”,从种植、施药、施肥、灌溉、收获、产品检测、市场销售等实施精准管理,以丝苗米为切入点逐步覆盖其他农副产品,对农副产品安全溯源数据进行亮化公开,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粮食、蔬果和相关农副产品,以打造优质丝苗米产业为示范,逐步将现代化技术和数据化管理、农副产品安全溯源机制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农副产品产业,带动本土优质产业实现标准化管理运营,推动优质产业优化发展。
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简永洪带领工作队还引入600亩优质番薯种植产业,引进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从育苗、种植、储存、销售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发展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现代产业基地。
针对岗坪镇“一镇一业”岗坪切粉产业升级发展,工作队为岗坪切粉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协助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盘活农村建设用地,通过乡村振兴项目投入500多万元投资建设标准厂房,成功引进企业和乡贤投资约1000多万元建设两家现代化、标准化切粉生产企业,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同时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此外,工作队还大力开展“岗坪丝苗米”品牌培育行动,增强“岗坪切粉”影响力,实施联农带农,以市场对接和消费帮扶等多途径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并组织帮扶组团单位、商协会、企业参与消费帮扶工作,拓展农产品销路。
截至目前,工作队共发动各界累计对接采购岗坪镇农副产品合计价值超100万元,这些消费帮扶措施不仅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提升了岗坪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了销售范围,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在5年多的脱贫攻坚、驻镇帮扶工作中,简永洪也收获了满满的成绩。2020年他荣获“湛江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考核获“优秀”(记“三等功”)、2021年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雷州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