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贺思乐 黄子倩
高要区是肇庆市工业发展主阵地,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今年以来,该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制定印发《肇庆市高要区“产业链+法律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行动,精准服务全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优化制度供给
目前,高要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多家,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先进储能材料、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预制菜等产业。为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区司法部门牵头,从区级层面制定方案,出台制度供给、规范执法、法律服务等方面的21条服务举措清单、29条涉企执法负面清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快形成覆盖全区主要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综合法律服务体系。
在制定涉市场主体切身利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区司法部门强化指导监督,要求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泛听取企业家、社会公众意见,找准最大公约数,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营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同时,实施暖企安商行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打造“高要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并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强化跟踪问效,将法律服务工作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评,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服务
高要区金利镇是省级高新区,是拥有3000多家五金企业的“五金之乡”、全国有名的“龙舟之乡”。2022年10月,该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联合成立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实行“1+N”模式,即“1”个服务中心,融入发改、工信、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政数、工商联、税务等“N”部门资源力量,安排法律服务专员做好政企沟通、法律服务等工作。在举办2023年金利传统龙舟大赛暨五金博览会、金利五金建博会等大型活动中,服务专员发挥了牵线搭桥、服务企业群众的重要作用。
此外,该区还常态化组织普法成员单位进企业开展“法治集市”等专项精准普法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进企业活动35场,打造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法治化营商氛围。
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高要区聚焦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税务、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推进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区涉企经营许可支持“容缺受理”事项达186项,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以平安稳定为基石,防范化解风险
平安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护航企业发展,高要司法局一方面联合工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律师、公证、仲裁、调解等多方力量,为产业链企业开展“一次走访、一场座谈、一轮宣讲、一套方案”的“四个一”法治体检23次,发出法治建议书23份,以点对点“法治问诊”化解隐患难题。
另一方面,高要区内外协同规范行业治理,由区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牵头,探索出台刑行双向衔接意见等措施,从内部推进将合规成果向行政处理覆盖延伸,助力行业治理;深入整治涉企案件办理过程中有案不立、压案不查、久拖不结、利用刑事手段非法干预经济纠纷等问题,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就重点行业领域摸排移交的涉黑恶犯罪线索依法从快、从严查处打击,从外部强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
同时,高要区不断加大对企业生产经营、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重点领域的调处力度,全天候提供12348话务热线等法律服务,依托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综合推进“诉源治理”“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建立“一案一函”追踪机制,今年1到10月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7宗,将行政争议纠纷吸附在当地、解决在基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