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这两年硅油价格浮动较大,好在我们利用广发银行肇庆分行的科信贷产品,抢抓原材料降价时机,预先采购存储了一批硅油,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日前,走在繁忙的车间,广东皓明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吴向荣告诉记者。
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结缘并非一蹴而就,肇庆市科技局积极主动进行牵线搭桥,收到良好成效。自今年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实施,做到了主题教育与科技创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我们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了‘需求征集、精准对接、进度监测’的企业融资服务模式。”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谢炳权向记者介绍。
在肇庆深耕整整二十载的皓明公司,近年来牢牢抓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一风口,把硅材料玩出了花样——不仅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而且凭借一系列技术含量极高的专用硅胶产品,晋升为宁德时代一级供应商。“尽管今年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但公司产值预计仍然有10%-15%增长。”吴向荣说。
除有赖于皓明公司内生性市场嗅觉和大量研发投入,其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撑。“公司得到融资后,经营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解决公司研发资金不足难题,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吴向荣解释。
据悉,皓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和电子电器产业的配套领域,研发工作的重点放在5G通信器材密封材料、新能源电池及轨道交通密封减振材料、有机硅复合材料三个方向。
目前,皓明公司的增资扩产项目正在肇庆新区茁壮成长——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2.52万平方米,在当地的贴心企业服务下,历经一年紧锣密鼓的建设,厂房已经竣工验收。据了解,该项目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银行贷款。
银行的贷款产品各有区别,科技企业还得耗费不少精力进行咨询和区分。大到产品适用对象,小到产品具体联系人,“信息差”是科技企业的“痛点”之一,应该如何解决?
为了精准开展服务对接,市科技局多次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先后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等8家银行开展联动合作,制作了《肇庆市银行机构科技信贷产品汇编》小册子,并建立微信业务交流工作群,及时将企业融资需求向银行发布,有效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市科技局还结合“线下+线上”广泛征集融资需求。创建肇庆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立企业融资需求与技术需求征集模块,进一步优化融资需求征集渠道;依托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创新主体和平台认定管理等各项科技业务,同步嵌入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调查;制定实施“科技服务官制度”,在实地走访调研中收集企业融资需求。
谢炳权还介绍,目前市科技局正在肇庆高新区推进国家火炬中心的“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通过18个定量指标对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成长、经营状况进行综合打分,各银行可以根据这个综合积分来了解判断企业的真实情况,再决定向科技企业进行贷款,在取得一定经验后,还将向全市的科技企业,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全面进行推广。
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市科技局共协助101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33.5亿元、放贷超14亿元。市科技局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融合机制,扩大“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范围,并通过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等多种方式,推动银行和创投机构等将更多的资源投向科技企业,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金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