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庆学赶羊上山。西江日报通讯员 李文幸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李文幸
近日,走进怀集县永固镇朝进村委会金佛自然村,一间吊脚楼式的羊舍里,一只只毛色顺亮的羊儿在撒欢嬉戏,不时发出“咩咩咩”的叫声。
“我养的是石山羊品种,肉质细嫩、脂肪含量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在镇里的农家乐中销售得很好,现在连很多外地的饭馆都来采购,很受消费者青睐。”说话间,养羊户曾庆学开始把羊群放出栏舍赶去山林吃草。
今年56岁的曾庆学,30多年前在永固中学毕业后,怀揣致富的梦想,外出到佛山务工,先后开过叉车、打过松木桩等工种。2019年6月,曾庆学决定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家乡创业。
经过多番考察,曾庆学发现其所在的金佛自然村,有山地200余亩,绿树成荫,草原丰富,溪水环绕,地势环境非常适合山羊养殖。“我也喜欢吃羊肉,养点羊挺好的,党委政府也支持我们返乡创业。”
项目选定,接下来靠行动。由于资金有限,曾庆学与妻子亲力亲为建羊舍,竹木作支柱、板皮铁网作围栏、塑胶网作架垫、铁皮作顶盖,一间50多平方米的简陋羊舍就这样建成了。他们拿出务工多年积蓄的5万多元资金,购买了几十只羊羔、羊舍材料和羊饲料,采取“圈养+散养”相结合的方式饲养本地山羊。
起初,对于半路出家的曾庆学来说,养羊无疑是巨大挑战,但他有一股不怕苦、不怕累、敢钻研的劲儿,每天起早贪黑照顾羊群,努力自学养羊技术,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技能培训,走访养殖大户学经验。经过不断的细心观察,他逐渐掌握了羊的饲料配比、繁殖、防疫等技术,养羊的路越走越顺当,养羊规模也逐年扩大。
“石山羊以食草为主,羊舍要勤打扫不积粪尿,保持干净整洁,每个季度定期请兽医帮忙打防疫针,雨天或草木露水未干时不放牧以防羊只拉肚子或感冒。养羊公母比例1比30,一只母羊年产仔两三只……”如今,曾庆学说起养殖经验滔滔不绝,成了村里有名的养羊专业户,存栏山羊100余只。“我养的这些羊每年出栏30只,家里有了积蓄还建起一幢两层的小楼房呢。”曾庆学谈到养殖效益时颇感满意。
同时,曾庆学将干羊粪作为蔬菜基地的肥料,蔬菜基地的番薯秧、玉米秆等作为羊饲料,实现种养殖业良性循环。羊粪多时,他还收集起来集中发酵,做成有机肥卖给村里的果蔬种植园,延长养羊产业链,增加养殖收入,拓展利润空间。
为实现以短养长,现在曾庆学又在山里养起了土鸡、土鸭,他还与附近的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更多的返乡务工人员在家门口致富。
“曾庆学搞特色养殖成功了。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在外的7户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起了养羊场、养牛场、养鸭场、养鸡场、果树基地,大搞林下养殖。”朝进村委会委员陈以梅介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永固镇朝进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归雁经济”,通过提供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吸引在外乡贤回乡创业,鼓励广大乡贤能人在乡村振兴中“站出来”,在产业发展上“动起来”,共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如今在永固镇朝进村,有越来越多像曾庆学这样的村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